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寒门辅臣> 第六百三十二章 钟山,游击战术(一更)(2/5)

第六百三十二章 钟山,游击战术(一更)(2/5)

岭,随后羽林卫前往钟山南坡的东面,泉州卫进入钟山南坡的西面。

    钟山,又名紫金山,位于太平门东北方向,后湖(玄武湖)以东。有三座山峰,形似笔架,又如座钟。居中的主峰,就是头陀岭,东面山峰为小茅山,西面为天堡山。整个钟山除了这三座山外,基本上就是低山丘陵,地形低平,平原连片,尤其是南山坡外,更以平地居多。

    顾正臣带泉州卫进驻西面之后,林白帆、潘归田便先一步带充当斥候的军士熟悉周围环境,并做好警戒。

    黄森屏、于四野等人则安排五百军士割青草,将青草编成帽子,八百军士将外衣脱下来,拿出绿色染料,往里面一泡。

    盛夏时节,想要与环境融为一体,最好只能是辛苦下这群人,头上有点绿、身上有点绿。

    衣服湿了没关系,挂起来晾一个时辰差不多了。

    顾正臣很清醒,泉州卫想在实战中战胜羽林卫,不用点非常手段几乎是不可能。

    钟山现在是可以当作战场的,此时钟山还没开挖老朱的陵寝,更不可能有孙国父的墓,就连灵谷寺也没修建,可以说这里还保持着相当的原生态。

    常遇春虽然也埋在了钟山,可他的陵墓在山北,不在山南。羽林卫和泉州卫怎么打,多吵不到他。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基还活着的最后那两年里,朱元璋与刘基不止一次登钟山选陵寝,老朱虽然有了主意,但并没有动工,这需要等到洪武十四年,但在这段时间里,老朱也没完全闲着,发动百姓与军士上钟山“植树造林”。

    明代时期的钟山,是树木最多的时候。不过等到满朝之后,绝大部分全丫地砍了,几乎光了。后来还是裴义理找到孙国父,大力种植树木,才再次郁闭成林。

    顾正臣虽然在后世的时候去过钟山,可那时候有路、指示牌,还有各种建筑,现在嘛,蛮荒到只剩下树木与草丛。

    好在大都督府给了一个简易舆图,标注了山、河、湖的位置。

    顾正臣召集泉州卫一干主力,商议对策。

    宁度提议道:“我们应该趁羽林卫立足未稳,先一步杀过去。不过十余里的路程,用不了多久就能赶过去。”

    瞿焕反对:“羽林卫善战,正面打我们未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