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给皇帝们直播华夏发展史> 第147章 唐宋八大家---苏轼3(2/3)

第147章 唐宋八大家---苏轼3(2/3)

垂帘听政;高太后和自己的儿子政见相反,他不喜新政;重新启用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那么相对应的,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就被打压;

    而苏轼他是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罢免,所以自然而然的被旧党纳入了保护范围,归为自己的一派;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得势,那么也就意味着原来因为新法被罢免的官员开始有了重返中央的机会;于是苏轼奉诏郎知登州;四个月之后,又以吏部郎中被召还朝;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世了。

    大才子苏轼的生涯实在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他几乎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王安石实行新法的时候容不下他,司马光保守派上位的时候苏轼也是遭到打压;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苏轼的执政理念,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官海中还保持着那几乎不切实际的天真;他真正的想法就是一个“以民为本”;

    苏轼他屡次遭到重任、又屡次被贬,就是因为那一份纯真;他一心为民,愿意为底下的老百姓做些实事;就算一直被贬,也初心不改;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诗词天生豪放,大气磅礴,他的思想从来不是保守的,而是天马行空的;之所以会反对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新法实在过于迅速、十分冒进,这种情况根本就不利于底层的老百姓;

    苏轼的民本思想让他提倡改革改善民生,但是同时他希望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要引起人民生活大的变动;他认为应该给底层百姓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而不是大刀阔斧的说变就变,这样只会给百姓造成负担,这样的变革他不提倡;所以苏轼在新法里面不受待见,再加上他又提倡改革,所以,更加不受保守派的待见;

    这也是他屡次不受重用的原因,苏轼的人生非常的坎坷,但是你从他的诗词当中几乎看不到这一点;苏轼虽然一路被贬,但他从来不伤春悲秋,看到美景就是纯粹的欣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实在太美,西湖的美几乎立刻涌现在我们眼前;

    苏轼最着名的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算是不懂诗词的人也能看到里面的豪气和凄美】

    沉默,神一般的沉默,所有听到这首诗完整版的有学之识都在细细的品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