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站队(3/7)
家境贫寒但志向高远,这些基本都是实话。
顺便写上校方已经决定给他提供最高档的奖学金,学生本人也会在汉堡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维持学业云云。
这些也可以是实话。
把这份看上去跟电影《风雨哈佛路》里励志故事一样的背景资料一提交。
最好后面附录上再写上两句,他对缅甸仰光混乱政治环境的愤懑和对欧盟发达国家优沃的福利生活的向往。
这样政治正确的好学生,想拿到德国的学生签证,自然就是……
可以等下辈子吧。
背景审查拦拦恐怖份子啥的,都是顺带手的事情。
这种面试审查主要目的其实是考察一下学生的家庭环境,判断一下他们的移民倾向。
留学生是西方大学的最重要创汇业务,也是整个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整个欧盟成员国对他们招收留学生的最理想画像,就是富裕阶层的公主少爷。
东方互联网上觉得留学生群体普遍很有钱,并非刻板偏见,大学招生部门的筛选结果就是倾斜于这类学生。
校方希望他们的留学生越富有越好。
最好一过来就买高档公寓,开超级跑车,大学吃喝玩乐几年高消费拉动了地方经济,然后毕业之后赶紧滚蛋。
德国政府才不希望,他们招过来的学生,拿着德国财政部门的奖学金,读着德国人的大学,享受着本地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还抢着德国本地人的工作机会……
真当大学是搞慈善啊?
就算是搞慈善,凭啥慈善给外国人呢。
这些看上去的优点,全都是背景审查中的扣分项目。
当然,这种具体的打分标准肯定是不会对外公开的,知道这些事的人不多。
老杨就是其中一个。
再加上似乎顾为经的老爸本人就拿了法国的永居。
这种学生在面试官心中,移民倾向简直高到爆炸好不好。
搞不好跑过来读几年大学,就赖在他们的国家一亩三分地,呆着不走了。
都不需要老杨特殊打招呼。
正常的家庭背景打分,顾为经申请德国的大学就不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