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驻俄文化参赞(3/6)
亚瑟·黑斯廷斯虽然在外交部没什么影响力,但是这位前皇家助理警监在苏格兰场似乎享有纳尔逊在皇家海军一般的崇高声望。
「我最开始其实对俄国并不感兴趣,但是后来我无意中在旧书店里淘到了一本,里面讲述了一个名叫赫沃罗斯季宁的俄国王公的故事。
这位17世纪的贵族曾被人向政府举报其不行东正教之道、私藏拉丁语书籍、私下称呼沙皇为暴君的行为,并且他还曾抱怨说莫斯科都是些愚民,无人能与其交谈。他曾提出要求去立陶宛生活,但是遭到拒绝,最后被流放至北方一座偏远的修道院终其一生。
就是从这里开始,我开始对俄国的相关文化产生了兴趣。我发现,这个国家在18世纪以前,简直拿不住什么像样的或是戏剧。但是18世纪开始,他们的文学作品却像是雨后的青苔那样,突然一撮接一撮的冒了出来。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而在我翻遍了历史资料以后,我才终于搞明白了原因。」
「喔?」达拉莫伯爵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亚瑟托着酒杯笑道:「这是由于文艺作品的大量出现是有两个先决条件的,第一是需要有接受过一定教育的群体来从事创作,第二是这个群体必须要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对于俄国来说,那里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而受教育群体一般都是贵族。
但是在1762年以前,俄国贵族都必须要至少为君主服役25年,他们平时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接受军事训练。而在1762年以后,由于《贵族自由宣言》的颁布,大量贵族得以早早退役。这些人既有知识、也有钱和时间,所以自然有人会把付诸于文学创作上。
而且即便是那些不写书的,也会自然而然的变成读者群体。从商业的角度来解释的话,也可以解释为有了阅读的市场,所以自然也就有了创作的土壤。而且当叶卡捷琳娜二世继位后,他为了反驳孟德斯鸠对俄国‘俄国只有领主和奴隶,没有平民阶层"的论述,也开始大力鼓励国民写书和读书。
她创办了俄国的第一份期刊《万象》,而且还把它定性为讽刺杂志,并亲自为它撰稿。有了女皇带头,俄国很快就掀起了一波写讽刺文学的风潮。虽然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这些文章的质量都很低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