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大明英华> 第359章 何为帝师本分(2/3)

第359章 何为帝师本分(2/3)

朱由校越来越想效仿。

    仿佛若掌握了这样的本事,那个从五岁起就处于李选侍威压下的自己,便能真正破茧成蝶,甩脱一个男人少年受欺的窝囊噩梦。

    只听郑海珠道:“皇长子请我上来,要问什么?”

    朱由校恢复了看啥都新鲜的神态,指着窗外:“郑师傅,那些可是你说过的运河漕船?”

    “嗯,是南方过来的漕船,”郑海珠点头,“皇长子请看,那些服色统一的水手,就是漕丁,和我在崇明的郑字营的军卒们一样,是朝廷的营兵,而非卫所军。领头的,有千总或者把总,是兵部入册的正经武职。”

    朱由校盯着问:“郑师傅,漕船不是给京师太仓运粮食和布匹的吗?为何这个时节,漕船数量如此多,而且你瞧,船上堆的不是果子肉干,就是竹木家具,岂非与寻常商船无异?”

    青年储君的问题,问到了郑海珠的心坎上。

    这孩子果然具有工科天才的敏锐观察力,正好引导他在兴趣的基础上,理解国事国情。

    “皇长子,南方各府向朝廷缴纳田赋,有些是折成银两的,便于运输,所以并非只有田亩出产粮食的季节,漕运才会繁忙。此际行过的那些漕船,大多是各州补了去岁没交齐的田赋折银,往京师运。至于漕船上堆得像我们民间开的货栈一样,因为这本就是户部允准的,漕丁们可以沿着水路做自家买卖。”

    朱由校闻言,两个眼睛瞪大了一圈儿,露出“这也可以”的表情。

    郑海珠无奈地笑笑,直言道:“因为朝廷出不起钱养那么多漕丁了,他们只能靠水路的便利,自己给自己发饷。”

    “郑师傅,我大明养漕丁,得多少钱?”

    “皇长子这个问题,不妨换成,我大明维系漕运,得花多少银子。曹公公,劳你给我纸笔。”

    曹化淳将笔墨铺展在朱由校面前的檀木桌上。

    郑海珠提笔,一边写,一边算给朱由校看:“户部规定,山东、安徽、南直隶、浙江、江西等南方八省,每年给京师解运的漕粮,是四百万石,不论本色粮米布帛,还是折银,摊到每条漕船,大约每船装两三百石,仅此一项,每年就要放船万余次。每船漕丁超过十人,沿途还有许多河段要雇纤夫。况且,漕运不仅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