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06章 气动矢量喷管,柳暗花明?(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1206章 气动矢量喷管,柳暗花明?(1/4)

虽然对结果早有预料,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孙琮还是不免觉得有些惋惜。

601所最早比较看好的确实是一个三翼面方案,重点在于以相对较弱的动力水平实现更强的机动性。

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大约几年以前,“较弱的动力水平”这个大前提出现了一些小变化,所以他们也顺势把关注重点转向了常规布局和半无尾布局。

这次也是同时带来了这两套方案,并准备根据现场情况决定具体把哪一套拿出来。

因此,当常浩南把涡扇10g的指标给掏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拿半无尾布局出来竞争的想法。

再加上后来611所的针对性发言,让代表团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毕竟他们也是考虑到,常院士当年都能用不到五年时间掏出一台准四代的涡扇10,那现在用不到五年时间再掏出一个推力矢量技术,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成也败也。

这個方案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还是随着常浩南的表态而熄灭了。

相对应地,坐在他对面的杨韦则长舒一口气,不由得露出了放松的表情。

实际直到不久以前,哪怕在611所内部,是否要在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当中延续歼10的翼面构型,都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存在。

尤其是考虑到国内航发产业的飞速进步,似乎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拿出一款对标f119的型号也并非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复刻一架f22显然是风险最小的选择。

至于中间的过渡期,完全可以拿已经在歼10上面通过考验的涡扇10b来顶上。

但一方面601所在常规布局方面的积累不足,中规中矩的方案很难在集团内部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杨韦本人也不希望只是简单地跟在美国人后面亦步亦趋。

刚才他作为开场白的那段话,其实除了说给其他人听以外,也是在说给他自己。

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符合期望的……

……

航空工业集团毕竟是一个整体,虽然下属各单位在技术路线上会出现分歧,但总得来说,一旦确定了方向之后,还是能做到劲往一处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