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隆万盛世> 第1071章 1162公忠报国(1/6)

第1071章 1162公忠报国(1/6)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大明京城文华殿上,魏广德和万历小皇帝相向而坐,小皇帝面前翻开这书本,魏广德正在按照张居正编撰的《帝鉴图说》讲今日的课程。

    而现在正在说的这段,就是汉文帝劳军细柳营。

    张居正毕竟是军籍,所以并不会入其他文官那样,把军事看做是粗鄙武夫才做的事儿,所以一些古达军事典故也编入书中,用来教导万历小皇帝。

    应该承认,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和张居正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就是一旦确认战事不可避免,那就要竭尽全力去取得胜利,哪怕投入再大。

    只要获得胜利,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魏广德还在那里抑扬顿挫背诵着《史记》中的这一段,而朱翊钧面前的书上,也正是摘录的这部份。

    讲书,肯定要先把书完整的读一遍,毕竟古代学习讲究的是“识文”和“断字”,没有老师讲,怎么断学生还真不好判断。

    毕竟这年头,大明还也没有标点符号。

    后世国人熟悉的标点符号,起源于西方,1919年,胡适等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并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决议通过。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的诞生。

    此后,新式标点符号逐渐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汉语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因此就以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其实也是错误的,而且发展其实也绝对不晚,而且也不慢。

    当然,这样的发展进程在清朝后并没有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在清朝的中后期,国内就已经接触到西方的标点符号,一些学者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