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隆万盛世> 1071御敌于国门之外(3/6)

1071御敌于国门之外(3/6)

不过这样的建议以前没人做过,通过建立军事基地的方式,保护藩属国不至于让他们沦为夷人的殖民地。

    夷人抢占殖民地,一般是先来后到,后来者只能在附近,隔出一段距离再抢占地盘。

    当开发的疆域遭遇后,双方要么是和谈,按照经纬线划分边界,要么就是通过战争进行划分。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他们进行殖民地扩张的时候,首要考虑的就是对手的强大与否。

    东亚地区,貌似也只有大明有能力压制夷人。

    通过几次海战,魏广德相信夷人应该已经领教过大明的实力,知道不好惹。

    这还是在明军使用劣势装备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足够震慑他们了。

    而现在,南海水师在俞大猷的带领下,正在快速追赶夷人舰队的实力,到时候再交手,大明或许也不需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获得海战的胜利。

    明代是东西方军事技术开始拉开差距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西学比较兴盛的时代。

    嘉靖朝以降,倭寇、海盗、欧洲势力持续侵扰,为应对海防需要,明朝水师经历了两次技术和战术的变革。

    第一次是嘉靖万历朝,以引入佛郎机为中心;第二次是天启崇祯朝,以引入红夷大炮为中心,两次变革也都带来了相应的战术调整。

    不过因为魏广德的介入,所以第二次变革来的更早,也进行的更加顺利。

    第二次变革前,中国水师在海战战术的重要性次序,仍是以火烧船,以船冲犁最重要,海战以冲沉贼船为首功,而斩级擒俘则次之,而以炮伤人,以炮毁船的情况,并不多见。

    17世纪初,荷兰人东来,其船铳数量与威力比之葡萄牙船更多更大。

    几场冲突使得明朝认识了其性能特点,并且专以“红夷”大炮称之。

    海防问题严峻的东南沿海,迅速把红夷大炮应用于海防战船,并且突破大型火炮装备战船的数量限制,并出现专门化的船,衍生出舷侧炮技术,已与欧洲船舶的炮击战术十分接近。

    而现在才是万历初期,大明水师就已经开始掌握红夷大炮,并将船搞出来。

    虽然俞大猷设计的大明炮船存在一些缺陷,但确实发展起来了,拉近了大明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