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隆万盛世> 885拉勋贵(3/6)

885拉勋贵(3/6)

时候,倒是没人对海瑞奏疏里最后几句话上心。

    皇帝会听他的吗?

    都是个注定回不到京城的人,对朝政的影响极为有限,还理他作甚。

    他应该就是上这份奏疏发泄下心中的不满情绪罢了,等进了南京户部,估计也只能是坐冷板凳,很难和同僚搞好关系。

    可是等有人发现,裁革冗员的事儿,都是当今内阁次辅高拱主持,徐阶的手段按理来说不可能被高拱默许,于是就有人开始怀疑此事怕不是徐阶做的,而是高拱所为。

    可是让大家挠破头也想不明白的是,海瑞貌似没有冒犯到高拱的地方吧。

    如果说隆庆元年那会儿,海瑞却是发文力挺过徐阶,因而得罪高拱,可那时候这么做的人不在少数,高拱也不至于因为这个就迁怒于海瑞才是。

    何况,那时候海瑞还调查过徐阶,把堂堂徐阁老搞的灰头土脸,不得不向京城求救,请科道言官帮忙弹劾海瑞,就是要把人先弄走而后快。

    芦布能打听到的,也就是衙门里和市井坊间流传的消息,各种谣言五花八门,魏广德权当听个乐子。

    魏广德从吏部那边也听到了消息,本来这些被裁革的官职任上的官员,是统一由吏部考评后重新委以官职的,是侍郎张四维担心海瑞的名气太大,闲置怕遭到非议,所以才和高拱单独说了,直接把人转迁户部。

    没想到,结果却在民众口中变成了刻意给海瑞难堪,故意刁难,这给谁说理去。

    不过到现在,其实感觉最难堪的不是海瑞,而是内阁次辅高拱,毕竟他人现在就在京城。

    海瑞致仕的奏疏,在乾清宫里自然是比否了,隆庆皇帝不允。

    这也是惯例,官员致仕,朝廷不管是否有意,都要挽留一下,以示体面。

    只有犯错的官员,被迫致仕的情况,为了快速解决不好的局面,皇帝才会在第一次奏请致仕的时候就批准。

    海瑞的情况,当然不在此例,而且现在情况特殊,高拱被牵扯其中。

    要是一口答应下来,那只怕高拱、甚至皇帝在民间的名声就坏了。

    皇帝的批复下来,众人都以为此事算了的时候,一份南京急报也送到京城。

    朝廷三品大员海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