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隆万盛世> 782事定(5/6)

782事定(5/6)

两次大规模封爵,有多少人获益。

    科举不同,每三年就会产生一批该交税而不交税的人,那才是关键。

    至于朝廷的亏空,在座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察院可就管着那些事儿,名为清流,实则浑浊不堪。

    不过这些敏感话题,在座都是读书人,讲圣贤之道,只关心治国安邦,自然不会对那些铜臭感兴趣。

    大家在这里说田赋,自然就是只说勋戚手里的民脂民膏,绝不会沾惹到其他人。

    初稿从王廷手里又传到屯田御史,那御史快速翻看初稿,不过心里其实也清楚,魏阁老刚才那话其实已经把事儿定死,不能有变动。

    而且,貌似已经等到户部尚书马上和左都御史王廷的赞同。

    好吧,官大一级压死人。

    虽然说御史可以怼天怼地怼空气,可是有王廷在,他这个小小御史又能如何?

    难道就不担心在衙门里被穿小鞋。

    要是魏阁老在吏部使力,王廷那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这个小小七品说不好就被外放出去做县令啥的,那才叫得不偿失。

    朱元璋其实设计了好的制度,只是没想到现在的大明朝,官场上早就沆瀣一气,都察院的监督大权也就成为官场斗争的工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看完章程,说什么呢?

    屯田御史对那些勋戚的庄田数额自然如数家珍,按照这个标准来,只有那几家顶级勋贵损失大点,因为他们都是拥有上千亩的庄田。

    而对于更多的侯爷、伯爷来说,大多数也只是超了一点点,甚至还有少数人家没有达到这个数额的。

    想想,就这样吧,后面的工作好做点,貌似也不错。

    隆庆皇帝定的数字,自然也是深思熟虑过的,充分照顾到勋戚的利益,不会引起激烈反弹。

    “魏阁老,马尚书、王大人,下官无异议。”

    这里坐的,都是朝廷二品大员,就他一个七品小官,只能自称下官了。

    “那好,既然大家都无异议,明日,户部是否可以把奏疏送到内阁来?”

    魏广德很满意,皆大欢喜,没人有意见,这是好事儿,剩下就是尽快把程序走完。

    做为走程序的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