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1130章 官府与百姓双赢(3/4)

第1130章 官府与百姓双赢(3/4)

此事并非仅顺天府才有的孤例。”

    “如今大明天下,百业蓬勃,举国上下都在兴修道路、水利以及房屋。”

    “若是不依律行事,势必会引起无数纷争,官府也就成了,成了冤桶。”

    云逍不置可否,举步朝运河方向走去。

    一行步行来到河堤。

    自通州到京城的运河叫通惠河,百姓习惯称之为玉河。

    这条运河,是京畿漕运最发达的水道,也是京城的经济命脉。

    由于北方连年干旱,如今通惠河的水位下降,大船无法通行。

    随着大明的工商业蓬勃发展,南来北往的物流倍增。

    加上陆上运输的成本,远高于水运,因此疏浚通惠河势在必行。

    运河的两岸,密密麻麻都是棚户。

    这里的住户,多数是流民,也都在拆迁之列。

    运河两岸的河堤,官府禁止建房,住户自然不会有房屋契证。

    范景文、刘荣嗣以及随行人员,看到不计其数的棚户,全都沉默了。

    修路、疏浚运河,势在必行。

    可一次拆迁如此之多的百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

    要是闹出什么乱子,那可就通天了。

    到时候顺天府的官员,没一个人的乌纱帽能保得住。

    云逍问刘荣嗣:“涉及拆迁,而又无契证的住户,一共有多少户,多少人口?”

    “涉及无证住户12841户,58000余口。”

    刘荣嗣是个能吏,这些数据随口道来。

    “五万多口人啊!”

    “官府一张告示,就要让这么多人的家没了。”

    云逍重重地一声叹息。

    接着话锋一转,“可全部赔偿,朝廷就要当冤大头,财政吃不消。”

    “并且这个口子一开,各地都会纷纷效仿,朝廷即使有金山银山,也不够这么大的开销。”

    “那,不修了?”刘荣嗣有些颓丧。

    这件事干成了,将是一个亮眼的政绩。

    可一旦出了岔子,他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修!”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