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能让我们低头的,只有太阳(2/9)
国内。
到了光绪年间,缝纫机依旧是个新鲜玩意儿。
不为别的,只因为贵。
一台缝纫机要50-70两银子,普通人家谁用得起?
但鹿岗镇的发展理念不同,质量、速度两把抓。
赵忠义不缺钱,舍得给自家产业注资,设备统统要最先进最好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会儿国人的两把刷子变成了——速度+模仿。
你做得出来我就做得出来,模仿速度极快。
问题出在都想挣快钱,忽略了质量。
世界上最聪明的脑瓜子,加上最勤快的身体,和最灵巧的手,做出了各种豆腐渣、低劣的产品……
挣快钱的理念,让大漂亮自诩最牛逼的搞金融的来了都亏得血本无归,望洋兴叹说:那是个财富池子,多数人为了捞一把而撒钱,撒的钱却都被少数人迅速提走,没人想要真的发展……
赵传薪没去满-洲里,这件事由张寿增负责,他带人将衣服载了回来。
胪滨府只有一营数量的马队,人数不足新军的一标。
经常轮换在胪滨府左右的目前只有几十人,现在带队的是索-伦右翼总管布隆阿。
赵传薪让杨桑阿将布隆阿等人叫过来试衣服。
当布隆阿等人到了看见衣服后,眼睛都直了。
衣服只有三个型号:大中小。
中号是最多的。
“列队,先试棉大衣。”
众人还是不太娴熟的列队,布隆阿在最前面跃跃欲试。
土黄色棉大衣,羊毛翻领。
这东西宽松比紧凑好看,更大气,所以通体做的比较宽大。
布隆阿将棉大衣套在身上,两手抄进袖筒,转了个圈:“好好好,好滴很,能挡住寒风,暖和的很!”
后面人一听,立即骚动起来。
赵传薪说:“还有裤子,领了觉得合适就赶紧滚蛋让开,后面人一个个来,这就是咱们胪滨府军队的冬季军服。”
挺高兴的布隆阿梗着脖子问了一句:“知府大人,这要我们花银子吗?”
这可不是开玩笑,以前打仗,自带干粮、行礼、衣服、马匹都是正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