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一五一章 突发奇想(2/5)

第一一五一章 突发奇想(2/5)

了每一户人家,这承包期只有三年时间。

    有人心想,反正三年之后,这片山林就不是我家的,那么好了,我就可劲儿地砍树赚钱,砍了之后也不补种。

    哪怕是华族制定了林木保护法规,也挡不住百姓偷偷砍伐自家的林地。

    于是县里将这些山林再次收回集体。可是这样问题就更多,集体的百姓串联在一起去偷偷砍伐,因为工业的发展,木材的缺口加大,价格提升,而从远东和南洋运送木材回来,那成本也更高。

    另外农村地区依然是一些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家族的长辈在村子里面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相比于政府指定的村长,他们更加愿意相信自己的族长,还有一些村子,村长的位置依然被大家族掌控,一些小姓的人家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做人,总是受到无形的压制。

    “老师,您知道那些村子里的小姓人家是怎样对抗这些大姓的吗?”苏达卖了一个关子。

    董良饶有兴致地看向他,自然没有回答。

    基层治理的问题一直都是华族的重要课题,也是华族治理这个国家的重大难题。

    过去的几干年时间,朝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五个字——“皇权不下乡”。

    这是一种无奈,哪一个朝廷也不想将农村收税的权力交到大族的手中,他们为此不得不跟一些大族妥协,将自己的好不容易抓在手中的权力分给各个家族一部分。

    苏达见董良询问的眼神,也不敢继续卖关子,于是说道:“他们的办法就是多生孩子,只要家里的女性能生,就一直生下去,哪怕是穷,哪怕是过得更苦,他们也不在乎,他们只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有更多的兄弟姐妹相互照护。”

    董良也出身乡下,对此感触颇深。

    一个村子最后几大家族之间的平衡,竟然是依靠女子的子宫。

    “这种办法看似原始朴素,实际上也并非不可取。”

    董良终于开口了,他的回答却出乎苏达的预料。他并没有完全否认百姓的这种原始的应对方式。

    苏达一脸难以置信地问道:“老师,您也认可这种办法吗?不是应该由官府去加以干预吗?”

    董良摇摇头道:“官府的干预要有,百姓自己的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