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怒海覆清1852> 第六十七章 小刀会(3/4)

第六十七章 小刀会(3/4)

况复杂,朝廷在那里有海防兵,鼓浪屿那里还盘踞着不少的洋人,他们要是勾结起来,很可能就帮我们给拖住。”

    “那这次我们就不动厦门岛,只是做出佯攻的态势,让他们在岛上固守,我们沿着东溪直接去同安县城。县城沿着大河而建,应该很容易拿下。”

    “拿下县城之后,我们迅速将接人的小队派出去。好在咱们的家属都在泉州附近,有两天时间人应该能够接回来。不过初步统计,大概有两千多人要接到西表岛。”董良说道。

    他其实并没有完全准备好。

    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接回家属。接人是需要运力的。

    岛上的那些小船太不安全,董良不可能拿来接家属。

    “元首,这船咱们其实不用太担心。同安县沿着西溪而建,县城边上就是码头,平时就有大量的海船停靠在那里,而且大部分都是福船,安全性没有问题,运力也非常大。咱们即使不抢过来,也可以征用。”八爷显然也去过同安县城。

    “元首,其实咱们也可以在岸上寻找助力。”康老八道。

    “八爷,在岸上还认识什么道上的朋友?”董良看了一眼康老八。

    他以前是在道上混的,不过他很少在董良的面前提以前的事情。

    “不知道元首可曾听说过小刀会?”

    “小刀会?”董良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不过是在后世的史书上听说过。

    小刀会最早记载见于乾隆七年。主要在江苏、安徽、福建、东蕃岛等地活动。

    最初成立是一些平民自备小刀,以求互保,与反清复明无关。

    1783年,发生于台湾的林贵民变即与小刀会有关。道光三十年陈庆真在厦门成立作为天地会的一个分支的小刀会,

    其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水手、搬运工、城市游民,间有工商业主加入。

    小刀会的再次兴起与洋人有很大的关系。

    自对外通商以后,外国大海船穿梭往返逐渐排挤了长江和沿海一带木帆船的航运,使大批船夫失业。

    漳州、泉州一带主要靠的就是海上生计,上万艘船只没有活路,大部分流入了沿海的开阜口岸。

    广东的艇匪、闽浙的海盗都是过去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