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第691章 文昌塔(2/3)

第691章 文昌塔(2/3)



    还没说完,马汉飞就要走。

    摊主只好立即改口:“就吧!给钱。”

    文昌塔不大,一只手掌就能托起来,有七层高。

    楚健看出来了,那是明代的铜塔,而且还是宣铜。

    所谓的宣铜,就是指宣德时期的铜器。

    众所周知,宣德时期的铜器很出名,尤其是宣德炉。只不过,真正的宣德炉目前也就只有楚健捡漏过,其他的都还有争议。

    除了宣德炉,宣德时期的铜器自然也不少。

    毕竟宣德铜器是当时流行的产品,遗留下来的肯定也有。

    宣铜器用料丰富,造型精致,不仅代表着宣德时期铸器的最高水平,也标志着我国铜器铸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马汉飞也懒得继续拉扯,支付了元,带走了那件文昌塔。

    “宣铜器?”沈世杰问。

    显然,他也看出了点东西来。

    马汉飞嘿嘿一笑。

    “操!你小子捡便宜了。”

    李源:“宣铜器很值钱吗?”

    “大明宣德年间的东西,一般都挺值钱。”沈世杰跟他说。

    黄强看了眼,发现不对。

    “这个德字,是不是错了?少一横。”他发现,款识有误。

    文昌塔的底座,有款识。

    “是这样的……”

    楚健跟他们解释,德字演化从金文始,最早的金文中德字没有中间的一横,小篆隶定后,德字中间始有一横,楷体出现后,显然没有对德字的写法作出严格规定,写法灵活,常常是德、徳写法并存。

    “这种情况一直到康熙五十五年颁布《康熙字典》,才算由官方对德字做出隶定。

    我们从故宫收藏的宣铜器铭款看,‘德’、‘徳’兼有,而其中无横的‘徳’多,有横的‘德’少,且后者所署器多为清代。”

    “不愧是那个时代的顶尖产品,到现在都还金灿灿的,跟镀金一样。”李源说道。

    “宣铜器本就掺有黄金成分,不信,我们回去可以检测一下。”

    眼前的宣铜器是“本色”。

    宣铜器除“本色”、“鎏金”,尚有“仿古青绿”一种,通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