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4)
姜昱与冥犼探讨了一下,觉得这些东西都虚无缥缈,按照这样练真的能够成为超越凡人的神传师?冥犼却说,神传之士不过是探寻天道之大道者,不过是随着时间流逝,这一大道已经渐渐被人么淡忘,不过神传师的根源却并没有改变。天之大道是什么,只要能够真正感悟这些,正是精神力量的来源。
真水无香,和光同尘。
老子的《道德经》说:“真水无香,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道德经中,经常用水性来比喻圣人的人格。“圣人”具谦退不争的品格。水具有柔和的特点,甘愿处在卑下的地方,能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始终如一的永远付出。。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就应具有水的特性和美德。说明利他与利己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以此来说服人都来利他,都来持守谦退无私的精神。和尘同光出自先秦李耳的《老子》篇:“和其尘,同其光。”虽然在意思上面似乎是说于尘俗同光,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态度。更有意思是指与人同流合污,不过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出“为无为,则无不治。”表达的却不是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是说无为之前,要做到什么都要治理到位。
真水无香,和尘同光。这两个意思都是在表达一种圣人一般的品格,难道说圣人的精神力都是非常坚定的?或许还真的可以这么说,人们信佛,而真正信佛之人并不是奢求神明的赐福,而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力量,这也是一种精神力的表现。
姜昱似乎有些明白梦境之中,冥府御使跟旱魃强调的天命,神魔只是一个概念,并不代表正邪,却又代表正邪,重要的是这个概念之中涵盖的本质,而这种本质就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表达了人所需要的各种要素,谦逊,勤奋,适度,克己,自然和敬畏之心。而这些具现化的表现就是精神力,谦逊则进步,勤奋则生存,适度则坚定,克己则无畏,自然则求真,敬畏之心则让人能够的到尊敬!
怪不得宁瀚说即使是现在,他每天都还要练习精神力,不过看来他精神力只有无畏精神,不然的话也不会到处祸害良家妇女了。看来对于精神力的学习还是需要随着时间的沉淀才能成长,急不得,而御史的笔记则是让姜昱更快的提升精神力。
“时间不早了,该休息了,明天可就得面对宁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