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一章 科举天下(2/4)
着耳膜,也震荡着人心。
李承乾神情缓和,并不意味压制,温言道:“科举考试看似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实则并非如此,利弊得失想来诸位心里都清楚得很。”
群臣默然。
科举考试之真实目的无法隐藏,就是为了彻底掀翻世家门阀对于教育之把持,更是为了消除世家门阀对于政治之垄断,使得国家官员之选拔必须通过考试,而不是世家门阀之间相互举荐、私相授受。但其实谁都清楚,世家门阀把持教育几百上千年,百姓不知书为何物,大字不识一个,即便在乡学、县学上几天课、读几天书,又如何能考得过那些自幼熟读典籍经义、受大儒教授指点的世家子弟?纵有一二寒门天纵奇才,却难以掀翻大势,科举考试之最终,取中的依然是世家子弟。
只不过经由朝廷选官,数百进士之授官再不能如以往那般私相授受、安置于家族经略之地,以权力护佑家族之财富、地位。
但这也是朝廷之底线:你们的子弟可以继续当官,但当什么官、在何处当官,却要由朝廷来决定。表面上,世家门阀对此默认,并无反对。
但暗地里必然运作绸缪,将考中的族中子弟安排至更为符合家族利益的地方为官……
李承乾看着李孝恭,道:“王叔执掌吏部,主持选官,定要仔细小心,务必使得新科进士人尽其才,勿要受到格外之影响。”
李孝恭跪坐于地,俯首道:“陛下放心,老臣已经制定了规章,凡新科进士,人人皆建名册,其籍贯、性格、才能、家世,尽罗列其上,每一个进士之选官至少需一位侍郎同一名郎中、两名主事联合商议,无论授予何职,要在名册之上记述原因,而后交由老臣签字画押、加盖官印,才能予以执行。”大臣们看着李孝恭,欲言又止。
这一手可实在是太狠了,除非能说服整个吏部衙门,否则谁想私相授受、安插官职,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既然记录名册之上,就意味着一旦出现违规之状况,那是要追责的!
况且李孝恭如今年事已高,对于仕途再无追求,只想着在吏部尚书任上稳稳当当的干下去,待到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之时致仕,死后追赠一个美谥、陪葬昭陵,这辈子就算是圆满了。
此等情形之下,他谁的面子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