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顽贼> 第三百二十五章 另一个选择(2/6)

第三百二十五章 另一个选择(2/6)

去拿主意。

    刘承宗认为事情能让父亲这么重视, 一定是有了大的变故, 需要用兵?

    他心底倾向于向东用兵, 却又投鼠忌器……河湟谷地有数千顷良田,握在别人手里终归不如自己手上放心。

    但东边土司堡寨林立, 还与康宁不同, 这里的土司汉化程度之高,比汉人大地主还像汉人大地主,兼以宗法维系,不经分化向东用兵,以元帅府的军力,只会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不可怕, 刘承宗已经非常正经的攻过一次城池, 有了些许心得,他有信心一座堡子一座堡子啃到河口,跟兰州隔河相望。

    可怕的是步步前行,必然耽误农时、摧毁田地,致使守军坚壁清野……那打下河湟谷地就没意义了。

    经过鲜血浇灌的田地,后年必会收获丰收,但明年不能收获粮食,元帅府扛不住。

    临近西宁卫,正赶上镇海营大操,刘承宗便下营观操。

    镇海营的士兵在西宁比较特殊,和伏羌堡一样, 这里的士兵都是大明官军, 过去参将是土司祁国屏。

    不过镇海营正常经历一场权力斗争,这场斗争历时十四个月,比刘承宗南征的时间还长,随着归德之战镇海营南下才正式结束。

    整整十四个月,刘承祖和祁国屏围绕着镇海营的军粮、装备、福利你追我赶,二人使尽浑身解数,一度斗得难解难分。

    刘承祖给镇海营发粮,祁国屏就给镇海营索饷,兰州还真给运过一次银子;刘承祖给士兵种人痘,祁国屏就找人收买种痘师,刘承祖要调兵南下作战,祁国屏就不让军队出营。

    直到朝廷陈兵兰州封锁关防,祁国屏才没了斗争的底气……一千五百个营兵,没朝廷的支持,他哪里养得起。

    最后别无他法,祁国屏也和李天俞一样,回家歇着去了。

    如今营中管事的是西宁卫千户冯瓤。

    谁能让西宁卫给粮,谁就是镇海营的首领,在这件事上,冯瓤可以而祁国屏不行。

    因此当大元帅阅操的消息被传令兵交替喊着通报全营,刘承宗才刚走进营门,就听见营兵们山呼万岁的声音。

    祁国屏想过鼓动营兵夺取西宁城,但不仅士兵不为所动,军官也不愿开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