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顽贼> 第三百零一章 换家(2/6)

第三百零一章 换家(2/6)


    “不着急, 连着跑了好几天,这里水源充足, 让军队稍稍休整。”刘承宗说着, 抬手指向东边的大山道:“左营那两个冰蛋已经上山,这场仗你打得很好,让马队歇歇。”

    刘承宗说着,拍了拍高应登的肩膀。

    高应登这场追击说明,俱尔湾三个练兵营没有白设,高应登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狮子军里的军官基本上都有明军背景, 做到把总以上的人寥寥可数, 托了明军逃兵多的福,他手下管队、百总则多到出奇,甚至会出现同一编制下的前后两任军官。

    张天琳和刘承祖,不就是同一编制下的两代管队嘛。

    他们能当上管队、百总,靠的就是敢打敢冲,因此对这些人来说,敢打能冲不算本事,知道啥时候该停下来才算本事。

    放戴道子从北方山口前出探查,另派遣巴桑麾下山民攀山探查情报,刘承宗才终于松了口气,在草原上扎下几座营地。

    这可能是他此生经历最累的长途行军。

    三个营的士兵素质相差太大, 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三种职业, 中军营是职业士兵、左营是职业奴隶、右营是职业贵族。

    涉及言语不通的问题,大敌当前无法混编,南方的口粮与叛乱问题又让他必须把人带到北边来,一路走来对他的精力内耗非常严重。

    瓦斯从长河西带来那六百重步兵,那帮人的装备非常好,甚至让见惯了火落赤蒙古兵的刘承宗眼前一亮。

    他们是木雅麾下各个土百户手里最好的战士,为了被选拔出来从征,木雅专门进行了打火枪、射重弩、掷标枪、投石、格斗的比拼,经历重重磨难才被选上,他们是土司的骄傲,个个都是格斗好手。

    但每个人走过最远的路,就是从大渡河西边的打箭炉,去大渡河东边找冷边土司打仗,行军前吃的是锅盔夹东坡肘子,行军全长一百里,总战斗时常八天,得胜再走一百里回家。

    现在可好,每天饿了吃炒面、糌粑,渴了架上大锅熬一碗牛粪煮雪,天天除了走就是走,连着走了半个月。

    带队的瓦斯骑马都被走麻了,寻思也该走到了吧?终于鼓起勇气找刘狮子问了问还有多远到西宁,就见大帅一挥手:非常好,已经走完四分之一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