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五)(2/3)
动作实在是太简单粗暴了,所以仁慈宽厚的高侍读早已计划好,在将来用一些更柔和、更冠冕堂皇的手段来做这个“减丁”工作。
目的就是这样一个目的,至于为何要跟把汉那吉提前说起喇嘛教,则是由于历史上俺答被把汉那吉这次闹出的事情一耽误就是接近十年,直到万历六年,他才认定右翼蒙古和大明的通贡与和平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才抽出时间前往青海。
这太久了!
高侍读这样一个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谦谦君子,怎么能够容忍蒙古人民享受佛光普照的时间往后推这么久呢?
挥刀自宫这种事情,动作一定要快!犹犹豫豫的像什么话,到底切是不切啊?
至于高务实提到京师的大喇嘛们,这个也不是瞎说。别看大明在高务实眼里,内部的问题简直多如牛毛,再这么搞下去,几十年后就得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可是大明周边的国家却没有哪一家敢小看这个中华天朝。
尤其是中原王朝历来讲究传教自由,只要教义看起来是劝人向善而不是打着宗教幌子别有居心,中华文明就从来不会简单粗暴的说不,因此喇嘛教在大明也有很多高僧,尤其是在京师,更是不少。俺答汗在嘉靖时期请求通贡的时候,就曾专门提出请大明派出喇嘛教高僧前往蒙古传教,还希望大明能给他们印制一批经文,只是很显然,被嘉靖拒绝了。
这可真是……高务实想想都觉得蛋疼。
高务实作为一个红朝小干部,一贯极为认可红朝太祖的一句话: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越搞越多,把敌人的人越搞越少。
怎么搞?敌人全都杀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历史上挑战全世界的人有几个得了善终的?战争说到底只能是为政治服务的一种手段,如果能不打仗就解决问题,当然不打仗更好。
这就好比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时候,四野和华北军区联手,百万大军拿下平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但为何还是要争取和平解决?就是这个道理——可以,但是没必要。
蒙古问题也是一样,踏踏实实改革内部、调整财政、发展军工、整编新军……这一切都干完干好,将来摆出定装弹燧发枪组成的空心方阵,当然也能平定蒙古,这叫“可以”。
然而这样平定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