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诡三国> 第2906章六乡六逐,文人武人(2/7)

第2906章六乡六逐,文人武人(2/7)

大汉三四百年间,如同吕布这样的,导致边疆动荡的那些太守,或是什么刺史,有多少人是真正收到了处罚,又有多少人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是吕布太过于特殊,还是因为那些被隐匿了姓名的人太不特殊?

    那些人为什么没有像是吕布一样,被挂出来吊打?

    在延伸出去,为什么后续的封建王朝皇帝,会越来越忌惮武人,而宽容文人?

    文武分家,究竟是利,还是弊?

    这些问题,都是斐潜必须要思考,并且要试图去解决的。

    所以更应该对事不对人。

    杀人,很容易。

    真的去思考,却很难。

    玉门关上,太史慈陪着斐潜正在巡城。

    明天太史慈就将出发,然后奔向西海城,作为先锋,先迎战西域联军。

    春秋战国,秦汉交战,以武为重。斐潜一边缓缓的走着,一边对太史慈说道,兵卒武勇与否,数量多寡,便为战胜之基石也。

    不仅仅是秦汉之前,甚至在之后的封建王朝之中,士兵的武勇和数量,依旧是战争胜利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未必是绝对化,但是至少是胜利的基石。对于这一点,太史慈自然毫无异议,在一旁点头应是。

    斐潜往前而行,凡出军之法,先六乡,赋不止,次出六遂;赋犹不止,征兵于公邑及三等采;赋犹不止,乃征兵于诸侯…子义可知其为何用?

    太史慈微微思索了一下,说道:六乡之民,用之于近,六遂之民,用之于野。

    斐潜点头,为何如此?

    这个…太史慈只是知道这个,但他之前还真没想这么多。

    斐潜所言,是周王朝的征募兵制,所谓六乡,也称之为国人,大体上就算是城市户口,而所谓六遂,就是乡下郊区,也被称之为野人。斐潜所说的那句话,就是说在周朝的时候,如果国家需要征兵,就先从国人中挑选,然后再从野人中挑选。然后还不够,才向诸侯等征兵。

    周朝之时,显然国人的地位是要比野人高的,也就是说,在周朝,参军是一种荣耀,军士兵卒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周朝大多数民众的普遍认知。每当有参军机会,他们总会积极参与,并按照身份高低依次进入行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