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诡三国> 第2765章新老朋友(4/7)

第2765章新老朋友(4/7)

不需要太多,像他父亲那样,个就行了,然后有事的时候一起商议,没事的时候一起喝酒。然后他也会像是他父亲的那些朋友一样,给下一辈的孩子带点吃的,带点玩的,然后教他们骑马,读书,甚至辨认矿石。

    斐蓁原本以为这个愿望可能比较难以实现,但是没想到他从他母亲那边得到了一个新消息,说是山东那边有一些孩子会到长安来,大的小的都有。这些孩子有的是有亲戚在长安的,有的则是孤儿。有亲戚朋友在长安的还好说,一般来说都会寄宿在亲朋的家中,再加上这个年代的士族子弟表面上的还是要维持的,所以短时间内应该问题不大,长时间有问题了,斐潜会再派人去处理解决。

    而那些在长安没有父母的孩子,也不好直接送到慈幼局。

    在慈幼局当中的孩子,一般来说岁数都不大,而且慈幼局之中基本上都不会学习什么经文,而是传授一些手工,或是其他什么技艺的更多,还有一些则是会被各地商行,亦或是工房带走,作为学徒,是以谋生为主的。

    目标群体不太相同,所以斐潜和黄月英商议,那些在长安没有亲戚的属于士族子弟的孩子,就设立一个幼学堂,挂靠在长安学宫之下,专门用来收拢这些孩子,也同时允许其他在长安的适龄孩童入学…

    没错,类似于后世的小学。

    大汉当下,并没有专业的小学,学宫之中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子弟,基本上至少都是十几岁往上的,而小孩子的开蒙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中,自己父母亲自传授,亦或是请西席。

    众所周知,在封建王朝之中,还有一些大家族会设立私塾,来给族内的孩子启蒙。但是私塾的设立,是到了华夏封建王朝较后的时候了。在大汉当下,一般来说各地只有乡校,由官府指定一些长者主持,毕竟科举制都没完全确定,何来专门读经书的私塾呢?

    因此斐潜所建议设立的这个专门针对十四岁以下孩童的幼学堂,也算是在大汉开天辟地的头一家了。

    斐蓁,还有关中其他的士族小孩,自然也会去这个幼学堂。

    斐蓁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之内体察到其父亲做出这样一个幼学堂的那些深意,他只是觉得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又有机会认识一些新朋友了?

    这让他很是高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