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诡三国> 第2485章才与财(1/7)

第2485章才与财(1/7)

    太兴六年。

    九月下。

    北地的草木刚刚开始枯黄,而筹备了许久的青龙寺大论,则是渐渐的拉开了帷幕。

    这一次,不仅是关中北地本土的士族子弟参加,还有来自于汉中和川蜀的,并且也多了很多山东的士族子弟。

    整个青龙寺的大论,

    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普选。

    普选,不仅是在选人,也是在选经。

    并不是随便来一个人宣称自己有能力谱写注解,就可以让他加入注解的行列的,而需要有一个过程,

    需要一個认证。

    这个认证二字,

    是不是有一种比较奇异的味道?

    庞统等人并没有像是斐潜一样经历过后世的那种以认证服人的事件,

    但是并不妨碍这些头脑一流的家伙立刻参透了其中的奥妙,三下两下就搭建其一个认证的框架来。

    斐潜在一旁看到了也只是笑。

    毕竟和后世那种登峰造极的认证相比,当下的环节基本上来说就是小儿科了。回想起后世那些令人恐惧的各种认证,比如什么肉夹馍胡辣汤,只要没有所谓认证的胆敢多加两三个字,呵呵,就往死里搞,至于搞完了会不会反倒是对于这个铭牌有害,那就不管了。一切都向前看么,过去的错误就让他过去罢。

    选经,也是如此。同样需要认证。

    在大汉,因为今文经学的昌盛,或者说是猖獗,导致有很多经书都是莫名其妙的,

    或许同样一个名字,

    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族里面就是不同的版本。这个问题在熹平年间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也导致了不少的矛盾,以至于最终出台了熹平石经。

    作为继承了老丈人遗产的斐潜,自然将熹平石经之中的作为标准模板,

    列入了正经的行列。当然只有这些正经,是不能满足不断汹涌而进的这些士族子弟分配的,就比如郑玄一个人就想要占据三礼…

    所以必须要有一些旁经,或是称之为傍经,反正意思差不多,就是在正经之外的那些经文,而且参选的数量也有限制,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十本的名额,结果便是根本不够分配,差一点猪脑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