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诡三国> 第1076章 求贤令前世今生(1/6)

第1076章 求贤令前世今生(1/6)

    一提到求贤令,后世之人大大都想到的,便是曹操,但是很遗憾,很多人只是知道其一,甚至连这个其一也未必了解多少。

    其实早在曹操之前,就有不少人已经提出了求贤令,曹操也并非是求贤令的创始者,此中较为著名的两人,一个是秦孝公,一个是汉武帝。

    秦孝公的求贤令,铸就了秦朝的崛起。如果当时秦孝公没有颁布求贤令,或许就没有商鞅,更谈不上富国强兵。

    当时许多在其他诸侯国内得不到重用的,或者是被排挤的人才,纷纷转道去了秦国,去了一个原本被大大都人认为是蛮荒之地,是夷狄堆积的国家…

    而汉武帝就更加有意思了,尤其是那一句“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更是当作为了经典,或许只有这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所以在汉武帝时期也同样呈现了大量的胡报酬官,甚至被封侯的先例。

    至于曹操。

    呵呵。

    严格说起来,曹操的求贤令下了不止一次,而是三次。第一次叫《求贤令》,是建安十五年春发出的,第二次叫做《敕有司取士废偏短令》,则是建安十九年发布的,第三次叫《举贤勿拘操行令》,是在建安二十二年颁布的。

    纵不雅历史上曹操的人才团队,此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兖州起家的那一批人,比如夏侯氏、曹氏兄弟,还有像荀程昱郭嘉等,第二批便是在后来豫州的那一波次人才,比如钟繇、陈群、王朗、杜袭、辛毗、赵俨等等。

    而那些比如霸占各地之后投降归附的,就当作为了第三梯队的人员,像是张范、田畴、王修、邴原、管宁、崔琰、桓阶、文聘、王粲等等…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以上的这些人员,都是在招贤令之前,就已经到了曹操的麾下为官了。而在招贤令发布之后,也就是建安十五年之后,曹操的人才集团傍边,并没有增加多少新进的人,同时,赤壁之战后三国格局已定,人才流动较战前小也是时代趋势。

    那么曹操在本身已经拥有多量贤才,整体三国格局已经算是根基已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下求贤令?

    有句话,叫做别有用心不在酒。

    曹操的这个招贤令,不仅仅是写给天下士族看的,同样也是写给刘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