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礼物(2/6)
。
不过要说起来,他今日送礼的这个过程也不是完全顺利,一点没出意外。
像宁卫民就没有想到谷口主任的儿子谷口辛佑也会来参加聚会,这让他稍有措手不及。
要是不送点什么吧,不但面子上过不去,情理上也有亏欠。
毕竟这个大学生在他不在日本的时候,及时顶上了惠文堂书店用人缺口。
不管是自愿的想要勤工俭学,还是因为看在谷口主任的面上答应帮忙。
反正是关键时刻替他解决了大难题,于情于理都必须要表示感谢的。
他又怎么好不拿豆包当干粮,单让人家空手而归呢?
可要说送吧,问题是临时又去哪儿抓挠去啊?
他又该送点什么好呢?
要说多亏上辈子的宁卫民是个精明的邮商,这件看似无解的尴尬事儿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敢情为了入乡随俗,想着也要在年底答谢一下自银座的坛宫分店开业以来,照顾坛宫生意的那些有头有脸的重要客户。
这次回东京前,宁卫民在京城拿四千块人民币,专门请在信用社工作的江惠帮忙兑换了一批新纸币和硬币。
然后在把这批纸币和硬币带到日本后,宁卫民就抽空找个印刷厂帮忙印制专属封册。
不久前,他用这些东西做出了二百套精美的人民币封册。
封册内容除了国内正流通的第三套人民币全部纸钞和硬币,还配以坛宫饭庄银座店的精美照片和宫庭菜、官席的大致文字介绍。
同时在册子上印制了1987年的年历,和“恭喜发财”和“恭贺新禧”这样的新年问候语,算是兼具华夏文化特色和企业性质的礼品册。
别看一套钞票成本才二十块不到,制作册封都比这套钞票贵。
可异国货币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极具亲和力。
何况这些金钱还加上了一层文化包装,也显得不那么俗气了。
实际上,这些人民币封册可是颇受那些日本老板的欢迎呢,几乎是送谁谁笑。
此时此刻,宁卫民就忽然想起来,他的车上还留有几册。
那是他最近收购停车场后,分送给一些停车场老板走场面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