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第一千五十八章 闹乌龙(2/7)

第一千五十八章 闹乌龙(2/7)

公园的老柏树下品茗或摆棋。

    逛累了在来今雨轩泡壶茶,要盘冬菜包子。

    坐在铁皮棚子下的藤椅上找本书随便翻翻,耳听蝉鸣就能消磨一个下午。

    这里可是非比寻常,如果说民国时期的京城,真有一个地方是各个领域的名人都留下过足迹的,那么也就是这个茶棚了。

    民国的大总统、国务总理、各部总长、次长等军界政界人物,无数文化界、金融界、实业界人物,只要来过京城的,几乎无不到过来今雨轩。

    张恨水是在这里写的《啼笑因缘》,鲁迅也是在这里翻译了《小约翰》。

    所以能有机会在这里打个卡,装装文艺青年,其实是挺值得回味的一件事。

    最好是拍张照片,等老了也好跟子女显摆显摆,自己当年风华正茂的时候,照样有过浪漫的文艺情怀。

    当然,如果这些风雅之事做腻了,也能随时来点“通俗”的。

    从前门楼子奔西,一公里外就是和平门。

    要从煤市街直接穿胡同过去呢。

    往西也就溜达五百米,那就到了刚刚改造完成不久的琉璃厂古文化街。

    宁卫民大可以去虹光阁跟已经熟悉的店方经理磨磨牙,从那儿拿几件年代擦边的精品好货。

    要么就去文物商店门口蹲点儿,看看能不能捡捡国家队的“漏儿”。

    反正无论怎么样,由于如今的古物行市还没起来呢,到不了让人一夜暴富的程度。

    此时的老百姓对文物的经济价值还远没有看得太高,并没抱有太大的期待。

    所以宁卫民贼不走空就是必然的,凭他的口才和眼力,多少都能拿回家点像样的东西。

    这就是又挣钱还又解闷儿的事儿,多么的好呢。

    如果还想好点儿热闹的,那也没关系,大可以去看戏啊。

    嫌人艺的话剧单调,没有好电影看,这都不要紧,因为还可以看京剧去啊。

    这年头的京城到处都是戏院,听戏是最方便的时候,尤其名角众多,票也不贵。

    像国家京剧团1985年刚刚改制,实施新建制后,从一团扩充到了四团,演员是最多的时候。

    而且还有民间的风雷京剧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