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第七百四十三章 珍贵隽品(3/7)

第七百四十三章 珍贵隽品(3/7)

   咱们可不能算小账,更不能说话不算话。

    弄得科长吃了个烧鸡大窝脖,也只能哑口不言了。

    至于厂长说的那两万多造价,能出名露脸的大活儿,也就是今天展出的另一对仿古瓷器——两米八高的仿乾隆粉彩百花不露落地大赏瓶。

    这玩意可真是了不得!

    那完全可以说是刘永清这辈子烧出的所有作品中,最牛不过的巅峰之作。

    要是跟这对落地大赏瓶一比,那对日商看上的大鱼缸,恐怕就沦落成凡物了。

    根本不够看的,就这么大差距。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要烧造这对大赏瓶的技术要求太高了,简直前所未有。

    除了两米八的器型非常大,所需要的瓷胎没法从jdz购买,只能自制之外。

    这对大赏瓶更主要的技术难点,还在于它们是“百花不露”的粉彩图案。

    所谓“百花不露”,也叫“百花不落地”。

    这是诞生于清乾隆朝,给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

    指的是将粉彩与金彩结合,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有此名。

    “百花图”又称“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

    据清宫档案记载,这种特殊的瓷器是帝王专用赏花应景之瓷。

    所以较清其它官窑相比,工艺更为讲究。

    其烧制工序之繁缛,设色之丰富,绘画之多彩,绝非数人之力可成,是彩瓷之翘首。

    实际上哪怕对于皇家来说,要做百花不露的彩瓷,也是具有功亏一篑可能性的悬乎事儿。

    首先,需要内务府造办处出具画样,设计出百花齐聚之画稿,交付御窑厂作为粉本。

    其次,御窑厂的工匠将画稿临摹勾勒于白瓷胎上,务必与原稿一致。

    同时又要照顾到器表不同于纸面的不均衡特性。

    这时一旦有误,全局皆变。

    任其彩料何等妍美,画手如何高超,亦无法弥补画稿原有之神韵。

    还有,彩料配制之多,也堪称众瓷之首。

    百花不露地者,一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