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节 术业有专攻(2/3)
其单纯!阮静没有任何犹豫,点点头答应下来,她报以十二分的热情,凑在灯光下认认真真研读,不是拿笔涂涂画画,在空白处写下蝇头小字。
余瑶松了口气,能找到这么个“替身”就好,她宁可拆解枪械,或者弹弹琵琶,干些动手的活。见阮静如此专注,也不去打扰她,默默拿出琵琶做些保养清理,检查有没有脱胶,仔细用软布擦拭干净,在背面薄薄上一层核桃油,收入琴盒晾一晾。她心无旁骛做这些琐碎的工作,心中觉得平安喜乐,整个人都沉定下来。
与此同时,荀冶也在站长室里翻看这些企业管理的书,他跟余瑶遇到同样的问题,心浮气躁看不进去,三番五次拣起又放下,终于放弃了努力,自嘲道,老了,眼神不济,精力不济,学不进东西了!荀冶有些闷闷不乐,承认自己学不进东西,就好比承认自己睡不了女人,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琢磨了好一阵,不甘心就此“服老”,换了个思路,不再系统学习,而是遵照三十字方针,一本本书翻过来,专找“企业组织架构”的内容,摘抄下来,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
经过几个晚上的学习和思考,荀冶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扁平式”的管理架构弱化了权力分层和等级差别,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显然不适合他们,剩下集权制、分权制、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制各有利弊,具体采用哪一种或者哪几种相结合,还要等周吉回来再商量。抓大放小,眼前豁然开朗,荀冶要做的就是吃透这几种组织架构,利弊得失了然于胸,具体到实施的细节,暂时不作深入考虑。
就像天鹅平静地浮在水面上,两足却在水下拼命拨水,避难所酝酿着某种变动,夏一斛和李富强的提拔是个讯号,嗅觉敏锐的人已经有所察觉,暗中打探着消息,连宋骐也听到些风声,有些坐不住了。就在这样骚动不安的气氛中,周吉风尘仆仆回到了和平坊站,自行车后座上跨着两包沉重的货物,满载而归。
岳之澜得到消息,让小傅和小邓去请荀老板,叫上石贲匆匆赶去站台迎接,没顾得上寒暄,周吉先后递上两个大包,死沉死沉,摸上去硬邦邦,似乎是枪械。岳之澜一下子激动起来,压低声音问道:“先搬到装备库去?”周吉“嗯”了一声,随口说:“叫夏一斛和李富强也一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