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生要见人(2/3)
当地的向导说,前方有个岔路口,向西通往庆津渡。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李牧的大队人马在庆津渡扑了个空,他这才意识到,夏荇再次摆了他一道。他踏着月光原路折返,打起火把一路细细查看行迹,来回数遍,好不容易才发现,岔路口附近的灌木林中,有人马横穿的行迹,向东延伸,消失在苍茫的夜幕中。
显然对手已察觉到危险,故布疑阵,留下蹄痕往庆津渡而去,实则放弃渡江,半途偏离土路,穿过灌木林兜转向东。天色已黑,地形复杂,不利骑兵驰骋,李牧无奈,只得命部下就地歇息,等天亮再说。
第一次领兵追击,小小挫折在所难免,李牧迅速调整情绪,冷静下来重新部署。他召来向导,比照地图详细询问,结果令人沮丧,由此向东是一片荒芜的丘陵,栖霞山如一道连绵不绝的屏障挡住去路,山深林茂,泉清石峻,哪怕多上数倍人马,也无法逮住那些漏网之鱼。
脑筋灵光的骑手都意识到眼下的窘境,他们一脸严肃地望着李牧,等着看他出糗。区区一个伺候人的亲兵,年纪轻轻就提拔为偏将,不用像他们一样出生入死博取军功,如何能服众。邓茂治军极严,谁都不敢阳奉阴违,故意使坏,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幸灾乐祸。
虽然没能抓住夏荇,至少阻止了他逃往铜陵总舵,不至坏了邓茂邓将军的大事。李牧双眉紧皱,趁着火光把地图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目光落在栖霞山上,他隐隐记起一事,命人将天龙帮杏川分舵舵主赵衍之找来。
夜袭炼药堂失手,煮熟的鸭子飞了,赵衍之心中惴惴不安,不过事到如今,已没有回头路可走,他咬紧牙关,领着一干忠心耿耿的手下,跟随李牧一路追踪夏荇,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绝不能半途而废。
李牧召见,他只身匆匆而来,凑在他身旁看了几眼地图,心中忽然一动,隐隐猜到了他的用意。李牧鉴貌辨色,知道他是聪明人,也不兜圈子,指着栖霞山道:“赵舵主,栖霞派可有人手在山中?”
赵衍之道:“如将军所言,‘铁龙’宋点尚有一个师兄,唤作‘铜龙’江伯渠,领了一干弟子留守于栖霞山中。”
李牧在地图上点了点,道:“赵舵主可领了手下,连夜动身,轻装进山,寻那江伯渠相助,搜索夏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