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医者晚明> 第九十七章 万历六年(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九十七章 万历六年(1/3)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张介宾一行人来到医学门,见俞尧日正在吟诵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打趣道:“俞兄又在睹物思人?”

“去年此时我本是来太医院砸场子,不知怎的就入了太医院。一年过去,似乎还学到不少。也不知若是参榜,能位居第几?”俞尧日说道。

众人相视一笑,准名医榜并不是所有人都参与,俞尧日只是未参加中的一个。

“今年榜单,我们准备扩大范围,所有医士医生都参评。尧日,也邀请你参加。”陈实功说道。

“好啊。”

众人都没想到俞尧日竟一口应下,先前可是邀请了许多次,他都拒绝,没想到今日竟改性子了。

“我不参加,怎么砸场子?”俞尧日笑道。

众人大笑,还惦记着这茬。

很快,大家都聚集到了一起,等着公布这一年的考核结果。

朱儒见人差不多到齐,说道:“经过一年的学习,你们不再是医丁,都是合格的医生。可惜太医院名额有限,不能全都留下。希望回乡的医生也别忘了继续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桑梓。”

众人闻言都有些压抑,大家都在太医院生活了一年,也都知晓太医院有定额,医官分为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大使、副使;医员分为医士、医生,如今虽有扩招,也不能多太多,毕竟要发廪米,这都是实打实的钱粮开支。

过去一年,他们一百八十一人除了包吃住外,是没有发廪米,平时开支、笔墨纸砚都是自备。这也是陆续有人离开的原因,一面儒学照发廪米,一面医学什么都没有,这样的落差感实在是太大了。

朱儒先是好一番安慰,最后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嘴今年扩招五十个名额,也没公布名单,就让众人都去参加祭三皇。

三皇祭典依旧隆重,因为是第二次参与,给众人的震撼反而不如去年。

张介宾还在人群中看到了郭澹,其实早在几日前张介宾就知道此番钦天监领队正是郭澹。率领36名舞生,此刻好不威风。

“才短短一年,大家便都各有成就,不知义仍现在可好。”张介宾此时想起汤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