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秦教授…等等!!!秦教授…这孩子家长还没过来呢!!秦教授…”
可怜的王小明同志,看着此时如狂风过境般凌乱不堪的招生办公室,不知道是该先去从秦教授手上虎口夺“女”好呢,还是先留下来乖乖收拾房间好。
哎,真是一把辛酸泪,苦涩又伤悲!
另一边。
霍艽一路被秦教授拉着,见了不少近战系的老师。
俨然,她这位还未入学的小豆丁,已然成了近战系大家庭的一份子了。
走在学院的长廊,霍艽听着秦教授讲述着近战系的历史。
机甲战斗学院,由近战系和远攻系两个大系组成。
据说,在二十多年以前,远攻系还只是近战系下面的一个小小分支。
没想到,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远攻系的规模,早已远远超越了近战系数倍。
用秦教授的话讲,近战系如今的招生原则,是“少而精”原则。
学院内的近战师资力量,这些年随着军部预算的削减,逐年减少。
现在还留在近战系孜孜耕耘的老师,都是些在机甲战斗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的老教授。
与年轻教员相比,这些老教授对于战斗体系要更加有经验。
但同时,他们大多数人对学生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不过,这对于学生实力的快速提升,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霍艽了解到——
整个机甲战斗学院,目前一共将近300名学生,而近战系的学员总数不到40人。
除去院内的部分机甲操作相关的公共课,以及军部强制要求的几门远攻相关的课程以外,近战系的整体课程规模,却比远攻系多出将近三分之一的内容。
这些内容,是专门为近战体系定制的相关教学。
秦教授告诉霍艽,像她这种本身就有近战底子的学生,相当于提前熟悉了这部分的相关课程。
这对于她未来的学习和提升,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带着从秦教授那里被动接收的一脑门信息,霍艽终于等到了她那忙碌的老爸。
因为是报到的第一天,霍擎锋今天特别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