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篇:炽炎镇的玉鹿与泪墨琴(1/6)
炽炎镇坐落在赤焰山脚下,那里终年干燥,山岩赤红,热浪滚滚。镇子里的人习惯了烈日的炙烤,从不觉得这是一种折磨,反而将火焰视为生命与力量的象征。他们世代以冶炼、打铁和烧制陶器为业,房屋多为砖石红瓦,街巷也铺满红褐色的碎石,乍看之下宛若一片耀眼的火海。这种火热的氛围在白天里显得忙碌繁盛,但在夜晚来临时,一切都会变得安静而神秘,金黄色的灯火与夜色中的赤色余温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沉睡的熔炉世界。
炽炎镇之外的赤焰山被传为古老的火神栖居之地,山上植被稀少,石头多为红岩,岩缝中常年涌出灼热的气息,甚至有一些奇形怪状的岩洞与通道,据说从那里能深入地底的熔浆层。许多外来者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禁地,但镇上的人却时常往山上采集矿石或异石,用于锻造兵器、器皿和工艺品。他们对这片赤焰山域有着莫名的崇敬与自豪,就像对火焰与热力的信仰一样。
然而,近些年来,炽炎镇出现了古怪的征兆:夜里时常听到山上传来奇异的琴声,琴音哀婉,宛如泣诉,有时还能看到空中似有一道白光飞掠而过,落在山腰某处后消失无踪。人们说那是镇上失传多年的“泪墨琴”在夜里演奏,可是谁在弹奏?为何只有夜里才出现?那些传说都笼罩在迷雾之中,镇里年轻人听了津津乐道,老人却多半沉默或劝诫不要去理会。有人推测那也许是某种山怪在模仿琴声,有人说是先人遗留的灵器作怪,也有人猜测与传说中的“玉鹿”有关。
据一则古老传言,赤焰山上曾有一只玉鹿,通体带着莹亮的白色,仿佛用温润的玉石雕就。据说它能耐受地底熔浆的高温,也能在炽热中化出清凉,却自古以来少有人目睹。更有传闻说它曾与火神缔结了某种誓约,要在赤焰山间永远守护一口神秘的灵泉,供山民汲取,可后来不知何故灵泉干涸,玉鹿也失踪了。而泪墨琴则被认为是镇里先祖铸造的奇琴,融合火与水的力量,能以琴音调和冷热之气,让山与镇保持平衡。可在某次灾难后,琴与鹿都成了传说中的幻影,再也不曾现世。
山下住着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名叫珑恩,他性格直爽又带些好奇心,特别喜欢登山远眺与打铁匠师傅学手艺。自打听过玉鹿和泪墨琴的传闻后,他心里就一直痒痒地想要找出真相。镇中的老人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