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大王尽效犬马之劳”“愿效忠于大王”
随之,在函谷关前。
那些联合军团的战俘一个个跪倒,向着嬴政所在的方位集体高喊。四十万战俘在嬴政独具魅力的领导下最终臣服了。“好。”
“大王愿意接受你们的心忠。”
“祖宗在上,今日我嬴政立誓:上述所言决无二致,愿以我赢氏宗族荣誉为证。”嬴政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声音宏亮有力,“愿誓死追随于王”“愿效忠”
他的话音刚落,更令战俘们感到振奋不已。
在这片重视血缘纯正的时代里,当秦王用自己的血统作出庄严许诺时,这已经是最高程度的信任与尊重。
祖庙之中,嬴天——作为始祖之魂——立即感受到了这一血盟,心中颇感慰藉。“此孩子倒也不枉费,巧妙运用等级制度间的矛盾心理,促使这些战俘心甘情愿地转变角色,共同抵御敌人。这样一来,我们的兵力将大为增强。”
“而随着国家征讨战争的持续展开,降兵势必日益增多,若能继续采用这类手段进行劝降,则效率必然倍增。”
“政儿确实日渐成熟,距离胜利更进一步了。”
就在始祖宫内众人赞叹之时,外界函谷关之下。
看着全体高呼的战俘,嬴政意识到大事已成。大部分叛军已然心属大秦,尽管先前他们是敌国士兵,但同样曾饱受权贵压榨之苦。只要后续派强有力将领治理,并让大秦的精兵混杂管理,这支近四十万人的大军就能彻底转变为秦的力量所用。
“王上。”此时有人开口打断了这份庄重的氛围。
蒙恬和王贲二人突然出现,对嬴政躬身行礼。“你们来了就好。”嬴政看到两位师弟,露出了微笑。他随即转眼望向桓漪,这位大秦的老将虽未达到宗师级别,但也许时机成熟即可达到。
“桓漪将军,这些投降的四十万士兵交由您掌管,你愿意担此重任吗?”嬴政问道。“臣愿意全力以赴效忠于大王。”桓漪单膝下跪应答。
“自今日起,这四十万投降之众均由你负责管理。但我已承诺不再称他们为降卒,而是我们秦国的锐士,并依据我秦国锐士军中的规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