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盖州传> 第56章 盐铁之利,国富民强(1/3)

第56章 盐铁之利,国富民强(1/3)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期全国共设三十六个盐官,分布在二十七郡。铁官分布更广,全国共设铁官四十九处,遍及四十郡国。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西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一个宁静而重要的时刻悄然降临于辽阔的华夏大地上。这一年,为了加强边疆治理,促进经济发展,汉高祖刘邦下令在辽东郡这片肥沃而神秘的土地上,设立了平郭县,其治所便坐落在今日盖州城的老城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北的沃野之上。

    位于平郭周边地区有房县、安市县、文县、沓氏县4县。具体分布为西北为房县,《东汉地理图》载,房县置於海城辽河东岸。《盛京疆域考》载:“房县在海城,似为今营口县境”。《大清一统志》载“房县旧城在广宁县(北镇县)东南”。营口简史载“房县,今盘锦市大洼县清水农场小盐滩”。东北为安市县,《大明一统志》载“安市废县在盖州卫东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载“铁州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据《盛京通志》谓“安市在盖平东北六十里,即古汤池县亦即安市之所在地”。文,西汉为文,东汉改为汶。属辽东郡,地在复州。《盛京疆域考》载“地在复州境”。据《复县志》“复州古为文县。”据《瓦房店志》复州治所,原在复州城。西汉设18县,境内是“文”县,东汉改为“汶”。沓氏县(今大连市普兰店市)。据《奉天通志》载“沓氏,今金州厅东境”。据《新金县志》载,西汉境内置沓氏县,为本境建置之始。由此可见西汉时平郭之辖境。唐贾耽道里记“渡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故汉襄平城也,西南至都里海口六百里,至建安城三百里故平郭县也”。据此,平郭县当时辖境当为北至今海城市界,东北至今大石桥汤池镇界,东南临黄海,西至渤海,西南至瓦房店市交界,东南至大连市普兰店市交界。

    平郭县,这个名字仿佛自带一种平和与繁荣的气息,它不仅是政治上的新,更是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枢纽。在这片土地上,盐官与铁官的建立,如同双翼般助力着平郭的腾飞。盐官,坐落于今熊岳温泉疗养院附近,那里温泉氤氲,盐田如镜,见证了古人智慧与自然资源的完美融合;而铁官,则位于大石桥市汤池镇英守沟村,炉火熊熊,铁水奔流,铸就了无数坚韧的兵器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