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纸糊马”的绝招(1/5)
人们经常看到上点儿年纪的老男人,一大早怀里抱着一个没多少重量的谷草捆儿,一脸悲伤快步来到乱坟岗,把怀里的谷草捆儿扔到乱坟岗上扭头便走,谷草捆里包的就是死婴。那个年代已婚妇女怀孩子频繁,但成活率很低,很多已婚妇女一辈子生五六个儿女很正常,孩子一出生就夭折占了一半儿,这跟乡下收生婆的不卫生、不科学的接生手段不能没有关系。也有不少儿女好不容易养到了好几岁,就因为乡下缺医少药和迷信鬼婆神汉,一点小病就耽误了儿女的性命。
当地的老风俗在一般情况下是谁家里出现了死婴,就由产妇的老公公把死婴用谷草捆着扔到乱坟岗上。如果产妇没有老公公,就请家族中的长辈儿老者干这种丧气的事儿,如果产妇没有家族长辈儿,那就只好请街坊好邻的老者来干这种败兴的事了。这种扔死婴的活儿虽然不吉利,但产妇家里的人请谁沾手,按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一般都不会拒绝。
死婴扔在乱坟岗里,这无疑是为野狗们送去了鲜嫩的美食。
人们认为死婴是“没成人”的人儿,既然“没成人”就像死猫死鸡一样一扔了之。但对出生后活了一些时候“成了人”的人儿,处理尸体的方法就不太一样了,就慎重一些了、规格就高一些了,因为已经是人了吗。孩子的父母会一同哭哭啼啼把死去的孩子用小薄木棺材埋在乱坟岗里,是担心野狗扒吃孩子的尸体,也是对死去的孩子的尊重,有层薄木头总是好一些。虽然孩子埋在乱坟岗,但按当地风俗不堆坟头儿。这也是有说头儿的,死人埋葬堆坟头儿是为后人清明祭奠烧纸钱做标记,小孩儿死了哪来后人为他祭奠烧纸钱?所以就没必要堆坟头儿了。
一天,古寨一户村民家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肚疼,就请了一个跑江湖的神汉,神汉说是这个小男孩儿的肚子进入了恶鬼,让孩子的家人给他些银钱作为驱鬼的费用,并让孩子的家人到街上买来黄表纸用此驱鬼。
神汉口中念念有词嘟嘟噜噜不知说的哪国语言,在黄纸吐上一口吐沫烧掉,又在黄纸上吐上一口吐沫仍然烧掉,不断地吐着脏臭的吐沫不断地烧掉……突然他怪叫一声“牛头大仙来啦!恶鬼害怕啦!”
孩子的母亲在床上流着眼泪紧紧地抱着疼痛难忍的儿子,孩子的父亲紧张地在屋里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