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释秦俘先轸唾君(1/4)
城濮之战完败于晋国的楚国,满心欢喜地看着晋国与秦国因为崤山一役彻底交恶,迅速与秦国结盟,使秦国成为楚国长期的、坚定的盟友。
所以说,晋国在崤山设伏,虽然是沉重打击了秦国,但对晋国长远来看,非常不利。
崤山之战,楚国虽未参加,但却是最大战略受益者。
当然,对于晋国来讲,至少此战是完全符合晋国国家利益的。
此战后数年内,秦国不再有挑衅晋国的军事实力。
此时的先轸,又盘算起取得这场战役胜利后的国家利益了。
在先轸的战略思考中,有两点他必须解决:
第一,原本属于晋国的河西五城。
河西五城,本是晋国向秦国发起攻击的跳板。韩原之战后,晋国失败被迫割让给了秦国,使秦国和晋国在地理上形成了以黄河为界的局面。
河西五城是必须要收回的!能不能以秦军这三名将军换取这河西五城?
第二,秦军东进对晋国带来的威胁。
尽管晋国强大,而且已经成为中原霸主。但晋国眼下最迫切的是尽快从戎狄部落手中夺得土地,在楚国暂时不敢惹晋、中原各国普遍服从晋国的情况下,唯有将秦国稳住,晋国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对北边的戎狄部落用兵。
先轸处心积虑打这一场崤之战,直接目的就是打秦国一个晕头转向,短期内消弱秦国,然后挟兵威令秦国一时不敢动。
秦军普遍缺乏将领,如果将这三员秦将长期扣留在晋国,势必使秦国投鼠忌器,从而牵制秦军,使秦国在至少数年内不敢东进侵犯晋国。
手头有了秦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用于解决哪一个问题呢?至少两个都可以一谈,手中的筹码必须用足了。
相对而言,解决第一个问题符合晋国长远利益,解决第二个问题是晋国短期需要。随便哪一个都行!
先轸兴冲冲去见晋襄公。他必须先与国君商定如何处理这三名战俘,不能让国君随便将战俘杀了用于祭祖,这三名战俘是有大用的。
先轸对晋襄公道:“主公,臣此番前来,欲向主公禀报下一步如何处置秦国战俘。”
此番见晋襄公,先轸甚至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