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水旱保收制(3/6)
据购买的田亩数,补足产量的六成,同时免除当年赋税……”
李由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制度简直闻所未闻!
但仔细一想,却又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怕土地歉收吗?
那就向慈善堂购买耕地保证金!
这里面,受益的自然有那些家庭清贫,经受不住意外冲击的贫苦百姓,但他很清楚,这个政策一旦放出来,不知道有多少大户会怦然心动。
别看会稽郡河道纵横,湖泊众多,但水利沟渠的修建,却完全不能与关中相比。关中经过大秦上百年的精耕细作,耕田被无数沟渠贯通,宛若纵横有序的棋盘,已经形成了一种极为完善的灌溉与耕种体系。
但会稽这边则不然,很多地方要么一片沼泽,要么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水源,而够不上,老百姓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肩挑手提,这种情况下,除了极少数掌握在豪门大户手中的良田,靠天吃饭就成了一种必然。
所以,可以想见,定然会有不少当地土地众多的豪门大户,也出面购买这种闻所未闻的耕地保证金。这几乎是提前先收了一层赋税,但这里面的风险,同样也是极大。
“殿下,若是真的出现了大面积歉收……”
李由语气有些迟疑。
赵郢笑了笑。
“无妨,到时候,那就照价赔偿,我又没说一定要赔偿粮食,真要是出现了你说的情况,寻常百姓,日子过不下去的,可以补偿一部分粮食,毕竟,就算是不买这份保证金,我们原本也要出粮赈济,这是本来就会支出去的粮食,影响不大,至于那些豪门大户,则可以折算成金银财货——”
说到这里,赵郢笑着道。
“最近我四叔那边,收获不菲,我大秦以后不会再缺金银——而且,若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很快我们就连铜钱都不会再短缺了……”
不会再短缺铜钱?
李由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赵郢。
要知道,他如今虽然远离咸阳,但跟家中的书信,从未间断,有李斯这位身居左相的老父亲在,他对朝廷的信息掌握,并不比在咸阳差多少。
但偏偏这方面的信息,自己从未听到过半点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