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由说道,父亲,皇帝陛下已起召回公子扶苏之意,为何不直说,还要提议几位重臣分权之事,太过犹豫不决。如今公子扶苏在边关也是有所历练,召回咸阳可以早些在政务上多加提炼,如此顺理成章之事,不知皇帝陛下为何迟疑。
李斯说道,依老夫想来,皇帝陛下是想将公子扶苏耿直倔强之性情消磨殆尽,才会将其招至身边。公子扶苏太过性情,不知这治国理政之权衡,若不知进退维谷,太过早立储君,反倒会让皇帝陛下两难。
李由问道,父亲是如何回奏皇帝陛下分权之说。
李斯言道,老夫既已猜透皇帝心思,自然也就顺其自然。老夫奏报皇帝陛下,皇帝陛下身体康健,国政之策也是条数顺畅,分权之事也不必过早定论,待今后国政理顺之时,再行作为也未尝不可。
再者,可将公子扶苏召回咸阳,辅佐皇帝陛下处置分权之事,也可圆皇帝陛下心意。
李由追问道,父亲,皇帝陛下对父亲进言如何表述。
李斯说道,老夫之言,正是皇帝陛下心中所想,皇帝陛下当然是喜色上身。皇帝陛下立时言道,左丞相之言也是言之有物,朕怎地没想到扶苏。左丞相之言也是见解有道,朕再斟酌一二。这扶苏在军中效力已有些时日,边关战报上也有战功显现。只是扶苏还是做事还有些稚嫩,朕再观以时日,看其今后如何作为再定。
李由说道,皇帝陛下如此之言,心思果然被父亲猜中,公子扶苏回转咸阳,该是不久即可成行。
李斯说道,我儿所想未必如愿,这皇帝陛下心思如今变换不定,尤其这赵武灵王不堪身世。
皇帝陛下对此故情太过在意,恐再有召回公子扶苏之心,只怕也未必会轻易下召。
公子扶苏也算性情中人,执拗之心未变,不知在皇帝陛下面前折中。皇帝陛下主张之法,公子扶苏一向率性视之,从不积极上奏附和,让皇帝陛下总有不悦之心。
公子扶苏想承储君之位,需有顺从皇帝心意之举,再是心有别见,也该按捺在心,不可言说。皇帝陛下治国之策,也是多有进退,权衡再三之果。公子扶苏未有设身处地,仅凭一己之见,就敢进言质疑皇帝陛下,本就实属大忌。
公子扶苏虽说是在边关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