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68章 抬枪,还是抬炮(1/4)

第68章 抬枪,还是抬炮(1/4)

    永昌,杨家庄,永历十三年,正月19日,上午。

    朝廷上的争斗,老油子朱雍槺,根本不在乎,更没有兴趣。

    满清的刀把子,都悬在脖子上了,这群老帮菜,还忙着争权夺利,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他更在乎的是,勇卫营的兵械改造,那是基本盘,俗话说,地基不牢,地动山摇,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没兵没权就是发面团。

    还有一点,在政治旋涡里,权力争斗中,兵强马壮就是规矩制定者,更有资格坐在餐桌上点菜,弱小者只能变成菜单。

    这一天,岷王朱雍槺,晨练以后,急哄哄的带着军师邹简臣,叔公朱企鋘,杨大户,朱宏正等军中将领,前往工匠司,测试抬枪和飞雷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老工匠掌控技术。

    岷王府的工匠司,位于勇卫营内,是军工重器,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保密机构,独立的一个区域,由亲卫司派遣100侍卫,轮流值守,重点保护。

    千总王文简,集合几十个熟练的老工匠,昼夜不停歇,轮流上阵,耗费3天,总算赶制出抬枪和飞雷炮的样品。

    南明满清时期,鸟铳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难点是鸟铳身管的锻造,需要千锤百炼捶打锻造,而不是铸造。

    鸟铳管身,都是采用锻造的方式,先用长50的钢芯为冷骨,把熟铁裹在钢芯上,开始锻打熟铁,再抽出钢芯冷却。

    然后插入冷却钢芯,烧红铳身熟铁,再锻打,如此反复操作,最后制成长30的铳管。

    最后再将3个铳管,拼接在一起,完成鸟铳管的锻造,由此可以看出来,锻造鸟铳的关隘在于拼接。

    火炮的工艺,有锻造,也有铸造,铸造的火炮,缺点是笨重,生铁管身脆,容易炸膛。

    锻造的火炮,熟铁经过反复锤打锻造,精钢炮身,价格更便宜,锻造速度快,火炮轻便于运输。

    宋朝、元朝、明初的大炮,都是铸造的,明初时期的洪武大炮,就是采用铁模、泥模方式铸造。

    明朝万年年间,得益于拼接技术的发展,火炮的制造,采用更为先进的锻造。

    类似于鸟铳管身的锻造,先锻造多个铁(钢)筒,再拼接在一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