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沉寂与希望(1/6)
手术室外,傍晚的余晖透过医院周围的高楼洒下,橙色的光芒映照在天边的云彩上,逐渐泛起深蓝。9月的北京,白日里依旧保留着温暖的余韵,仿佛夏日的气息还未完全褪去。然而,随着傍晚的来临,空气中已然夹杂着丝丝凉意,行道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替。几片枯黄的落叶被秋风卷起,悠悠飘落在医院的台阶上,为这一刻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
这场手术已经持续了超过十个小时,时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似乎被无限拉长。2047年9月10日,本是个平常的秋日,却因这场史无前例的手术而变得格外特殊。博凯和他的团队从清晨奋战至今,直到傍晚,终于完成了这一艰巨的挑战。手术室外,柔和的余晖洒在医院的白墙上,但手术室内的气氛依旧紧张压抑,生命与死亡的边界尚未揭晓。
外面的世界正缓缓进入黄昏,城市的喧嚣逐渐恢复如常,但手术室内的每个人依然处于紧绷状态。博凯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拳头,脸上闪过一丝释然的笑容,尽管疲惫,但他们成功了——王伟的神经系统得以修复。至少在技术上,他们赢得了这场战斗。
手术室的空气依然弥漫着紧张气氛,即便技术上的成功已经显现,但整个团队没有一刻松懈。空气中回荡着设备的低鸣声,消毒水的气味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这场战斗尚未结束。
王伟被迅速且平稳地转移至icu病房。自2030年代初期,智能医疗设备已普及,而在2047年的军区医院中,所有流程已完全自动化。智能担架车在无人操控下沿着医院内部的轨道系统行驶,悬浮装置轻轻震动,确保王伟在转移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额外的冲击。担架车自带的ai系统会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实时调整悬浮高度,沿途的智能门依次打开,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安静的走廊在智能照明系统的引导下,灯光依次亮起,映射出王伟被送往重症监护室的平稳过程。没有繁忙的医护人员,只有人工智能设备在默默工作,承担着这沉重的责任。博凯紧跟在担架车后,目光始终锁定在王伟的身上。他的脑海中,手术的每一个细节仍在不断回放——那些精确到纳米级别的操作,每一步仿佛经过无数次的计算和推演。
进入icu后,设备无缝接入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