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郑家有女初长成(2/4)
皇帝为了削弱前梁的影响力,立国后就设太学为官学,负责学子的教育与管理。后因为学子上书事件,皇帝把教育管辖权从太学拆分出去,成立国子监专职负责学子管理,同礼部共同分管科举相关事宜。太学自此成为了大华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成了后世类似于教育部的机构。
再说这郑秋也可谓传奇。
少年时即有才名,同其父郑骋臣履职苏州时,就以一首《蝶恋花》闺中闻名。
此词被郑父夸耀传与同僚。才子佳人的故事最抓人心,不多时就有无数才子仰慕其才,更是有求亲者仗着门第登门求娶。一时间苏州的头条新闻就是,苏州府尹的女儿郑秋才名江南第一,苏州士子无不心向往之。
无论是吹嘘也好,事实也罢,盛名之下必有杂音。
苏州大儒评价郑秋之词虽倩丽清婉,但言之无物,小女子的闺房之情难登大雅之堂,更有甚者直言其沽名钓誉。紧接着就是流言满天飞,有说是其父带笔的,有说其趁着太子巡查江南之机创造声势,妄想攀龙附凤的。
没过多久,苏州市井流传出一首《踏沙行》讽刺郑家女。
骂女嗔男,呼奴喝爪。新来的府君多心焦。家中幸自好女娇,眉儿皱着还烦恼。贵喜贫嗔,多金不老。古人言语分明道。勿将儿女走龙道,须见宫娥垂泪老。
此词一出,刚来苏州的郑骋臣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词中言语直白明了,直言郑家嫌贫爱富,想用自家女儿博取富贵。当时太子奉命巡视江南,真可谓风云际会。
无论是郑府尹惹了当地的豪绅,还是这个荥阳郑氏的庶子真的有心攀龙附凤,此诗歌一出真是黄泥巴掉裤裆,说也说不清了。
反观郑秋却不慌不忙,在望江楼召开诗会,邀请苏州学子共同为苏州河疏浚筹款。
在诗会上,老儒们步步紧逼,最后郑小姐以一首《嘲老叟》破局,至此郑小姐一战成名,苏州大儒无不汗颜,在太子的助力下,郑府尹在苏州也站稳了脚跟。
杨炯思量着这个郑小姐的履历,想来也是个不好相与的主。对这种聪明人,绝对不能和她拉扯,最好的策略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不给她反应的时间。
想到这杨炯就有了定计。
杨炯坐在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