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快穿:炮灰一心种田> 第168章 年代文炮灰22(1/3)

第168章 年代文炮灰22(1/3)

    丰收村地处南方,没有猫冬的说法,一年到头都有的忙,也就天气不好的日子能在家休息。

    人能连着转,歇上几天生怕锈上,恨不得每天找点活干,地却得歇歇。

    化肥什么的,都是先进村才能分到的东西,丰收村在镇里几个村子中算中不溜秋,潘长青本人对争第一也没有执念,就想着平平稳稳、无功无过的当好他的村长。

    村里的大队长跟他心态差不多,没有潘长青爱管事,村里有事他也不爱主动表达意见,都先听潘长青怎么说才决定。

    刘念都没怎么见过这个人,一直也没想起他来,直到村里分粮看到他坐在上面才记起。

    反正也不重要,有事村民都是找潘长青。

    丰收村一年分两次粮,一次是在夏收后,一次是在年底。

    刘念下乡的时间正好在村里夏收分粮后,年底的这次分粮是她头一次分粮。

    她下乡后没干多少活,自然也分不到多少粮,扣去她刚来时借村里的30斤粮,她还欠村里十来斤粮。

    好在她的户口已经跟潘大壮家记一块儿,这粮就从潘大壮家扣。

    村里1公分能换半斤粮和半分钱,闲时出工女人分到的是约3公分的活,男人干的活比女人重,每天能多2公分。像葛春花这样能干的,闲时每天也能挣4公分也就是2斤粮,也够跟潘大壮维持生活。

    除了每年会分到的钱粮,每家还能分到票。

    村里的票是按户分的,潘大壮家就母子两人,总会有票剩余,葛春花会拿票换钱,这算是家里的隐形收入,也是潘大壮出去浪的资本。

    现在葛春花一个人的工分要养三个人,就稍显不足,如果潘大壮不再出去浪,家里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太多。

    葛春花听到会计开条时报的钱粮数,心下也愁了一瞬,可一想刘念用地瓜做的粉条又不愁了。

    刘念能养活自己,家里的粮食还是她和大壮两个人吃,总归不会饿着他们。

    要说差别,大概就是这些钱粮以前由她握着,现在却都到了刘念手里。

    刘念也没在村委大院前分完粮后就把粮食钱票拿过去,而是等着葛春花把东西都拿回家才让葛春花上交。

    葛春花当然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