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 第31章 这样好么?(3/3)

第31章 这样好么?(3/3)

上,怎么着也得举您当个兵曹从事。

    到时候不光能亲手为大爷、三爷报仇,还能为自己谋一官身。

    而散尽家财为兄弟族人报仇这件事传扬出去,必能让家主为您举孝廉,之后便可正式入仕。”

    书童从小就在王家,说实在话这些从小出身比较微寒的人,反而在跟着学习的时候会更加勤奋,对于一切能翻身的事情都记得格外清楚。

    东汉人,就说王允吧,为什么非得演那么一出?

    还不是因为东汉是察举制,也就是举孝廉。

    只要你演的足够好,让人觉得你足够孝顺、廉正,举了你为孝廉,那你就可以当官!

    曹操后面牛逼吧,生平记载第一句话是啥?

    二十岁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

    可以说只要在汉朝,只要你被举了孝廉,就能当官。

    而什么卧冰求鲤这种听上去觉得荒唐的‘孝顺事迹’,都是在举孝廉时期出现的。

    就明明能用石头凿开冰面,却非得和个sb一样去敞开胸怀去贴在冰面上融化冰。

    先不说这行为有多sb能不能化开冰捡到鱼,就说胸口贴冰上不给他冻死了个屁的,还想着吃鱼?

    说白了,每个郡一年就能举俩孝廉,竞争太激烈了,给一样的钱的情况下,或者说钱没人家给的多的情况下,那就是纯看谁能作秀做出高度来了。

    像世家对于这种手段,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只要翻开汉朝时期那些世家出名的人的生平就能发现,出奇的一致。

    要么是孝顺到出名,要么是年少有气力然后为人正直,完美卡上孝廉这俩字。

    也因此,书童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按理来说,但凡是个正常人都得生气啊。

    我哥哥和三弟都死了,叔叔伯伯也躺的整整齐齐,你这时候让我用一家子整齐来作秀,换我的声望和未来官途?

    光骂人都是好的,气急了那得抽啊。

    可王定抹了抹眼泪看着书童嘴角不自觉的往上一扬

    “这样,好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