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明朝会,大佬太老(2/3)
步入御道,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行礼完毕,早朝便正式开始了。
鸿胪寺官员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好的。如果皇帝要召见,那么便先行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则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行礼之后便算完事了。
接下来便是来自边关的奏报,如果有,便先行呈上。
之后便进入了早朝最重要的环节,奏事环节。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此称为打扫。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尴尬。而一旦出现这种尴尬,通常由通政司或鸿胪寺官员负责引导。
奏事的官员迈步出班,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奏事之时不用口语,而是大声朗读奏章。通政司、鸿胪寺官员除了引导官员们奏事之外,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
奏事完毕之后,由御史、鸿胪寺先后出班,上奏早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至此,早朝流程也就基本完毕了。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待圣驾退后,百官亦退,各回衙门莅事。
明朝前中期的皇帝早朝通常都是不停歇的,即便恶劣天气,也很少免朝。明代后期皇帝怠政、政治荒废,除了批阅奏章之外,不与大臣见面商议国政、不参加朝讲学习知识、不亲临祭祀先祖,也不召见大臣面咨国策。
嘉靖皇帝移居西苑,整日沉迷于仙丹道教而不肯上朝;万历皇帝更是刷新了30年不上朝的记录;天启皇帝沉溺木工不肯上朝,崇祯皇帝倒是勤奋,早朝基本不停歇。
大明三品以上文官约120人,能天天上朝的大约20人。给事中不是天天上朝,有事才能上朝。都察院的御史可以天天上朝,但不一定到的全。每天早朝的文官大约40人左右。加上武官勋贵,每天早朝的官员大约100人左右。
因为三大殿被焚毁,天启的第一次早朝在武英殿召开。
武英殿始建于永乐年间,明初是帝王斋居、召见大臣的场所。
武英殿南向,面阔五间,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