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都市言情> 寒秋下的春色> 第78章 秉性(2/3)

第78章 秉性(2/3)

,因此将所译的文稿搁置一旁。

    庞凤刚深知要想靠翻译吃饭简直比登天还难,如果没有得到名人的帮助和支持,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语言的学习和掌握,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更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不断磨练。只有亲身体验、融入使用该语言的国度,深度参与当地的生活,经过数年的沉淀与积累,才能真正自如地驾驭这门语言。而对于自己的境况,庞凤刚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明智地选择了放弃那个看似美好却遥不可及的翻译梦想。

    上师范时,庞凤刚主修英语,但现实的压力迫使他顺应时代潮流,勇敢地转行。他果断地投身于建筑行业,并迅速实现了转型,顺利考取了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在这个新领域里,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尤其在项目管理方面表现出色,被业内誉为“项目管理大师”。

    早在几年前,庞凤刚就萌生了编写一本项目管理实用指南的念头。他深知,项目管理多年来一直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难题,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方法和策略,但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定理。结果往往是反复尝试,却总是失败,令人痛心疾首。这样的现实让他感到无比焦虑和担忧。

    基于这样的考量,庞凤刚出于职业的本能,常常提出一些经营策略献给所供职的企业,帮助企业越过许多瓶颈和困难。然而,尽管他多次策划并撰写建议提交给单位,但由于老总们的任性和固执,这些计划往往执行得虎头蛇尾,最终变得残缺不全,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几乎等同于作废。

    庞凤刚也曾向往着能像“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叶笃正、吴孟超、吴征镒、闵恩泽、谢家麟”等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贡献那样的领域精英,能在建筑业领域做出点成绩,更佩服屠呦呦的壮举,从己做起,总结一套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项目管理章法,在项目管理中得以普及应用,这个愿望至今没有实现,成为他心中的一块隐痛。

    既然他已经选择了效力于玉升集团,那么他就要无可保留地竭尽全力,贡献出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力量,去解决那些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却极为棘手的问题。

    他深知,经验是从失败中孕育而出的精华,是能够被广泛应用的宝贵财富。在管理中一个小小的疏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