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第95章 长恨歌(3/3)

第95章 长恨歌(3/3)

仕即上品,岂不逸然?

    而且后来的科举之所以形同虚设,并不是科举真的荒废了,而是如上所提到的,知识依然被大族垄断,大族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比你寒窗苦读出来的要能干多了。

    这也并不是否定庶族就没有人才了,只是一个在量产、一个只能依靠天赋和机运。

    天赋你有了,但是机运呢?

    不投靠大族,一介白身又怎么出人头地呢?

    像是李白这样满腹才华的诗人,来到长安后,依然老老实实的先给贺知章递交拜帖与作品。

    贺知章看完后大感精彩,随后推荐给了李隆基十分宠爱的胞妹玉真公主。

    有了贺知章和玉真公主两位做保推荐,李白直接得到了皇帝的亲自接见。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这首叙事诗写到这里,故事陡然转变,一场来自河北的叛变瞬间席卷了全国,并且含有鲸吞之势,兵锋直抵醉生梦死的长安城。

    长安被围攻在即,玄宗却带着少量嫔妃出逃直奔蜀中,意欲避难。

    六月十三日凌晨,李隆基离开长安。

    六月十四日,唐皇一行到达马嵬驿,这个即将因此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小地方。】

    看到诗作的那一瞬间,李隆基的心里就咯噔一声。

    这首诗的这部分写的是什么,已经十分明晃晃的放在了他的眼前。

    先前天幕又说这首诗歌是描写他和贵妃的相遇相离中,写的最好的一个。

    虽然不懂什么是现实主义,但李隆基知道,天幕在夸赞这首诗作写的真实。

    既然是真实,那“六军不发”、“君王掩面”

    一个李隆基最不想看到,却只能无能确定的两个字就在内心深处无限的被放大了

    兵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