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营和火炮营集合很快,仅仅一刻钟,五千人坐爬犁出发。
这些爬犁就是大军的辎重马车,拆掉车轮,两侧横杆翻下来固定,就是两条腿。
太岁大将军的要求,工匠的‘伟大’发明,塞外特殊地理条件下逼出来‘双模’运输方式,也是大军的制式装备。
下雪并不会影响明军运输,反而爬犁在官道上快了数倍。
中军到弘仁桥也是三十里,半个时辰就到了。
其实多尔衮妄图偷袭也是做梦,三千火器兵的装备很特殊,他们没有棉甲,更没有铠甲,纯粹的轻装,只有一个复杂的背带,前后四个皮包。
腰后皮包插四个竹筒,腰前油纸火药铅子,一百发定装弹。
工匠确实无法让大军装备与亲卫营一样的转轮火铳,亲卫营毕竟是近战,用弹轮来弥补操作误差,不需要时刻清理枪膛。
火铳营是前膛燧发枪,纸壳定装弹,在赵世祯掣电铳的基础上改进了引火锅,加长了枪管,增加射程和准度。
发射时打开引火锅,咬破纸把引药倒进去,然后关闭引火锅,把发射药和铅子一起从枪管塞进去,通条砸三下,扣起扳机,就可以击打燧石发火了。
说起来啰嗦,但不需要引火绳,不需要时刻清理,下次击发,打开引火锅,随口吹一吹就行了,比东虏的火绳枪快了五倍,射程增加一倍,准度更是天差地别。
前线又不会脱衣睡觉,警哨一响,信号烟花升空,士兵立刻在民居里作战,从门窗悠然射击。
偷袭火器营,东虏得死一万人,巴不得你来偷袭。
子时中,天气还在下雪,到小腿中间,下到明天就别想动了。
周遇吉带长城营两千重甲开道,火器兵两翼落后三十步,跟着斥候先向南。
黑咕隆咚,只能通过斥候不停学狗叫来指引方向。
等他们离开后,火炮营扛起火箭溜和简易发射架,顺着声音跟上,骑兵则整装,准备半个时辰后接应。
黑夜里只听到吱吱的脚步声和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周遇吉跟着斥候跑了两刻钟转向东边,示意队伍休息片刻。
这时候连营地一丝微弱的亮光都看不到了,完全处于黑暗中,让他一点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