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唠嗑(1/3)
那两个外地人已经刚才已经占了好一会了,这会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 我长到这岁数,也就是去年才在老家街头瞧见卖花生米的,一块两毛八一斤,一天的工资就够卖已经花生米的,要知道我们那酱牛肉卖两块四一斤。”
人在周围人瞪圆的眼睛里继续说到:“我们那过年,春节按着副食品本人半斤花生,三两瓜子,平时没有,哪敢买那么多,平日里一毛钱买 个一两五香花生米,还得要票,一斤粮票换一包,不到二两。”
围观群众就直叨叨,虽然海岛上花生也不量产,但也不稀奇,外地居然还有没见过花生米的。
徐春娇忍不住瞅了眼空间里头那成吨成吨的花生。
她看向远处若隐若现的海岸线。
海岛和对面的城市大概有八十公里的距离,当年打解放都是坐的木帆船。
这会倒是有客运船了,但是相当颠簸破烂,徐春娇还有原主领儿媳妇们过海乞讨的记忆,过一次海还真不容易。
两外地人瞅着也是打算倒腾点咸鱼去卖,把谢经理也当成投机倒把的,满脸羡慕的建议,“兄弟,你应该倒腾点花生到外地卖。”
像他五分钱进货的咸鱼干回了老家并不是说卖个两毛钱就能白挣一毛五分钱钱。
卖货的时候,肯定得有跟你讲价的吧,人家要是买的少也就罢了,买的多的话,你咋的也得给人家便宜点儿吧,不然人家心里能平衡吗?这要是在降点价,还有,量称的时候碰到那计较的人,秤杆子平了都不行,非得要秤杆子高高的,算账的时候,赶零去星的还得抹掉点儿……”
这一下那一下的,你一斤能挣上一毛钱就不错了,整不好连一毛钱都赚不上呢!
但好处就是肯定不愁卖,可要进贵价的东西,一来人家买就更加的挑剔,二来也怕卖不出去砸手里头。
干投机倒把都是本钱进货,卖了货把赚的钱再去进货,一项填不上就是亏。
徐春娇跟人家唠嗑,问觉得薄利多销好还是物以稀为贵好?”
两外地人包括谢经理不假思索的选了薄利多销,物以稀为贵老百姓价格就高,老百姓不一定买得起。
徐春娇摇摇头,那一把年纪衬托得还真有点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