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中医药调理久病后颧红(戴阳证)(1/2)
久病后颧红(戴阳证)
[病案]张某,男性,35岁,于1977年11月不幸患上急性无黄疸肝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医疗法后,病情依然没有得到稳定。半年后,患者的黄疸症状逐渐加重,于是1978年6月29日,张某住进了某省工人医院,被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并发肝内胆汁郁滞症。
在医院,张某接受了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的中药制剂菌黄注射液以及西药强的松静脉滴注的治疗,经过半年的治疗,肝炎病情基本稳定。然而,张某的身体状况并未好转,反而出现了新的症状。他两颧出现绯红色,接着是右腹部剧烈绞痛,疼痛甚至放射至少腹部及会阴部。同时,小便涩痛不畅,令他苦不堪言。
为了缓解张某的症状,医生采用了大蒜注射液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小便得以通畅,腹痛也得到了缓解。然而,这些症状并未得到完全的控制,张某依然饱受折磨。
此时,张某的两颧及面颊呈现出醒目的绯红色,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略感畏寒。尽管四肢尚且温暖,但腹部时有隐痛,喜按喜温。此外,他的大便呈溏稀状,每日1~2次,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细弱无力。
[治则]温阳散寒,缓急止痛,益气扶正。
[方药]甘草10克,淡干姜3克,淡附片3克,葱白2枚,党参15克,黄芪12克,白芍10克。10剂后,腹痛止,颧红全部消退,饮食量增,大便转实,阳气得通,阴寒解散。方去葱白,继服10剂,精神进一步好转,于1979年2月17日痊愈出院。
[评析]本案中,患者两颧发红,中医将其诊断为“戴阳”。关于“戴阳”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伤寒论》中的一条条目中:“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人面戴阳,下虚故也。”
戴阳证是一种中医病症,表现为面部发红,多见于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清代的张璐曾对戴阳证的形成机制进行过阐述:“下元虚惫之人,阳浮于上,与在表之邪相合则为戴阳”。
戴阳证的出现与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有关,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慢性疾病(如肝硬化、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