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唐:为夺杨玉环,请李隆基归天> 第17章 其中必然有诈(1/3)

第17章 其中必然有诈(1/3)

    “嗯?”

    听到这里,李隆基手里的毛笔顿了顿,没有说话。

    看到李隆基的反应,高琛面色一喜,随即打算趁热打铁。

    继续刺激一下李隆基,然而一旁的香兰却不给他机会,他在李隆基耳边轻轻呢喃了几句,这让本就有些身体燥热的李隆基心痒难耐起来。

    随后摆了摆手,示意高琛出去。

    高琛恶狠狠的看了看香兰,最终还是无奈的退出了大殿。

    没过多久,大殿内传来了一阵莺莺燕燕的悦耳声音。

    只是那声音在高琛听来,却是格外的刺耳。

    ……

    翌日清晨。

    李瑁穿过宫门重重,提早来到了皇宫。

    与此同时,大殿之外,高琛正静静站立,一双眼睛时而凝视着宫殿深处,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这一夜,因香兰之故,李隆基皇帝显得尤为神采奕奕,仿佛岁月倒流。

    而这变化,对于高琛来说,却是心中五味杂陈。

    恰逢李瑁匆匆而来,高琛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他刻意上前,声音中带着几分刻意的轻视:“寿王殿下,圣上仍在批阅奏折,恐怕您得稍作等候。”

    李瑁闻言,面色顿时凝固,一抹寒意自眉宇间划过。

    他知道,是高琛又一次利用职权之便,对自己进行刁难。

    “行了,别给本王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本王找父皇有要紧事,耽误了的话就凭你这腌臜东西可是担待不起的!”

    高琛强压心头怒意。

    李瑁那般嚣张的模样在他脑中盘旋不去。

    然而,他深知情绪失控无异于自掘坟墓。

    只得悻悻的转身去汇报。

    踏入御书房,高琛收敛起所有的情绪波动。

    他轻声向正埋首于奏折之中的李隆基汇报道:“陛下,寿王殿下求见。”

    李隆基抬眸,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味,轻轻放下手中朱笔,淡漠地吐出几个字:“让他进来。”

    随着门轴转动的轻微声响,李瑁步入房间,一身华服在烛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他跪拜于地。

    李隆基目光锐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